“这,难说。也许是,也许不是。关键看效果。可我更倾向于效果不大。”宋刚看着黄庭宏,“书记,您说呢?”
黄庭宏哈哈一笑,说:“你说,我在临江开会其实也是徒劳的?哈哈,宋刚,你可知道,这是常委会大家的意见呢。”
宋刚淡淡地笑了笑说:“我知道,这是集体的意见。所谓‘改革’,不断挑战传统才有出路,不按常规出牌才能取得胜利。书记,我们来谈谈‘民主’吧,我想,不要太依赖这种方式,‘民主’有时仅仅是一个政治口号,它往往使你的效率低下,使你迷失方向、失去良机,你得到的那些建议,通常没有太大的价值,除非那些建议是具体事务上的建议。管理者需要天赋,我们要承认天赋的差异性,在一个群体中,多数人处于中等水平,超群的人只是少数。因此,多数人认可的谋略是平庸的,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决策有可能是不好的决策,最起码不是高明的决策。所以,我不喜欢‘民主’,当然,不是说我不民主,民主能够集思广益,能够使你的策略、方法更科学、更合理、更实用。但真正的‘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的时候就不能由‘民主’来做了。在我了解的案例中,中国成功的企业是成就于一群精英,群策群力需要的不是‘策’而是‘力’。竞争,是智慧的竞争,是智者的竞争。‘三个臭皮匠顶得一个诸葛亮’,我想,当初刘备为什么不请三个皮匠,或者六个皮匠呢?道理很简单。战略性的决策还只能是由诸葛亮来制定,皮匠只是皮匠,只能做皮匠们的事。”
黄庭宏没有笑,只是淡淡地说:“你的思维很叛逆,很有颠覆性。”
宋刚笑了笑,说:“谢谢。谢谢书记夸奖。”
汪少华吃惊地看着宋刚,他想,宋刚竟然谢谢书记?书记说你叛逆,说你很有颠覆性,你还谢谢?真是不知死活。他想起了蒲志高,想起了江姐。你宋刚以蒲志高为荣,嘿嘿,宋刚呀宋刚,你是吃错了药呢?还是狂妄到了家?
宋刚接着说:“颠覆,颠覆那些被捧为金科玉律的教条,不也是一种智慧吗?我不是为了‘颠覆’而颠覆,颠覆是为了创造新的优势,而新的优势是建立在超越竞争对手已有的优势基础上,只有打破传统的格局与现实存在的规则才有可能获得利益。”
“宋刚市长,你认为,你的这些观点能够被大家接受吗?”黄庭宏说,脸色有些严肃。
“不能,不能被所有的人接受,但是,有少数人接受就很不错了。”宋刚说。
“少华,你认为宋刚的观点能接受吗?”黄庭宏对汪少华说。
“我不同意宋刚的观点,民主集中制,是我们的基本原则,他这种说法是反动的。再说,宋刚市长,你说的颠覆,我希望你要注意场合,这可是不能随便说的话哟。”汪少华似乎是在关心宋刚。
黄庭宏哈哈一笑,说:“我们都是自己人,对与错没有关系,大家讨论呗,没关系的。宋刚市长,我们的会议已经决定了,你说,会议的准备工作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那,我们有必要推迟或者取消吗?改变一个决策,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哟。”
宋刚说:“如果您觉得您的目标能实现的话,可以继续开,我马上回去重新布置准备工作。”
“你们没有布置吗?你们刚才说,黄涛等人在家里布置,那不是忽悠我吗?”黄庭宏有些吃惊。
汪少华急忙说:“没有,真的没有忽悠您领导,我们在认真准备。书记,你别听宋刚的,他有些胡说八道了。”
宋刚又笑了笑,对黄庭宏说:“不错,书记,我们在忽悠您。噢,少华书记不算其内,是我在忽悠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