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又说:“本来我的话讲到这里也就讲完了,不过,我还是想多啰嗦几句,我听在座的在议论,汪少华书记和宋刚在闹矛盾、我和文静书记也在闹矛盾,还有啊,张劲雨与郝子华、胡国圣与朱齐,等等,党政一把手之间都在闹矛盾。似乎真个一山不能容二虎,事实上是不是呢?我看呢,多数情况并不是这样,是瞎猜胡。少华书记,你和宋刚闹矛盾啦?你们是一山不能容二虎吗?你说说。”
汪少华愣了愣,忙说:“都是瞎猜胡,我们一直就合作得很好。省长,的确是这样,我们之间没有矛盾。”
李有钧说:“你们听到了吧?汪少华书记说,他和宋刚之间没有矛盾,你们信不信?不信?对,不要信,他们是在闹矛盾了。闹什么矛盾呢?我先不说,他们确实是闹矛盾了,谜底嘛不久就会揭开的,在你们结业的那一天,文静书记会亲临你们的结业典礼,那时谜底就揭开了。”
说完这句话,他故意停了停,让下面的人回一回神。可下面的人不但没有回过神,反而迷糊了,这不是明摆着汪少华和宋刚之间的矛盾公开化了吗?并且还要省委、政府的亲自调停。
宋刚瞟了一眼李有钧,坦然地笑了笑,他没有多想,只要你不破坏我打击黑煤窑的事,你怎么说,怎么处理也没关系。他想,既然与汪少华撕破了脸皮,今后一起处事肯定是困难的了,即使自己不胸怀芥蒂,但,汪少华的人品实在是没法与他一起某事了。
汪少华有些尴尬,但也有些欣然,他觉得,与宋刚的斗争已经是稳*胜券。
台下的议论声渐渐有些嘈杂,李有钧又说:“其实呀,我们有个坏习惯,就是喜欢去琢磨人而不是去琢磨工作。我估计呀,在座的一部分人,昨晚没有睡好,为什么没睡好?在琢磨呀,琢磨是倒向汪少华一边呢,还是倒向宋刚一边?你们中的有些人呀,就好像是赌徒,有的已经下注,有的还没有下。下注了的人就等着开宝,概率嘛是百分之五十,当然,你押宝的时候会认为概率更高一些,但是,没有揭开盖子时,谁的心里都是忐忑不安,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睡不着。没下注的呢?在那里想啊,我该往那边下注,自然也就睡不着了。你们说,是不是这样啊?有的人心里说是,昨晚是因为这事睡得不香,或者还失眠了,这样不好,我们应该呀,琢磨事,别去琢磨人,本本分分地把工作做好,做出成绩来,自然会被别人看到了。当然,领导不一定看到了,但至少老百姓看到了嘛。你们会说,老百姓看到了有什么用,他们又不会给你们封官,的确,他们不会给大家封官。可是,有个好口碑呀,受人尊重呀,慢慢,领导不也就知道了?再说,脑壳上这顶帽子就真的这么重要啊?前段时期,文静书记跟我说,想辞去书记的职位,为什么想辞呈?心累呀。文静是位好领导,这点,我相信大家都有共同的认识,可他的确想辞呈。但是,中央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因为,他的口碑好呀。所以,口碑好还是有用的。就拿我们眼前的例子吧,宋刚,大家都很熟悉了,本来是副市长的差额候选人,可他这个差额竟然高票当选了。为什么高票当选?他在长江公司,在江城,做出了成绩呀,老百姓热爱他呀。他为什么又能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临江市市长?因为口碑好,领导慢慢也发现了他的确是个人才,所以,省委决定他任临江市的市长。”
李有钧讲到这里,不得不又停了下来,因为,台下又开始了嘈杂声。现在,也就是短短的十几分钟,风云突变,风向突然倒向了宋刚一边,怎能不引起议论呢?
李有钧停了讲话,台下也就跟着停了。李有钧接着讲,“现在,你们又觉得风向变了吧?所以,又开始了议论。宋刚是位很好的市长,少华也是个不错的书记,他们之间有争论,那是很正常的事,两个脑壳想出的问题怎么会一样呢?既然不一样,就有争论嘛,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为什么大家要把这种事上纲上线呢?那不是瞎琢磨吗?这样多累。昨晚,很多人想下注,那都是很不好的现象。当然,我们也有很多同志是好的,他们也着急,着急是担心市委与政府不和,今后的工作不好开展,对组织、对临江人民不利。这种担心是对的,我也担心,所以,我这个老头子今天起了个大早,就是因为这种担心。我注意到,很多地方的党政领导最后出现矛盾,并不是他们本人的原因,而是我们的副职们喜欢制造矛盾,最后使得两个头不知不觉地闹矛盾了。这次,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说到这里,整个会场哑然了,寂静得没有一丝响声。大家在想,看来这次会议不仅仅是学习,而是一次整风,宋刚和汪少华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主要的对象是台下的人。学习通知上不是明明写着吗?这次学习活动,是在汪少华书记视察各区县后做出的决定,通知上写着,“汪少华书记在视察期间,在全市各区县发现了有很多的亮点,同时也发现了很多的不足。”这句话很有意思,是针对亮点来的,还是针对不足来的?这里面有文章。当然,这文章不难理解,肯定是针对不足来的。
可是,如果是针对问题来的,报喜不报忧那是基本常识呀,怎么会邀请省委政府的主要领导来呢?不像,可是,要是针对成绩来的话,通知上早就应该写明了,起码会有个标题性的提法,如“以某某县为榜样,……”或“学习……经验,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