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志勇看着丁俊军的这份试卷,乐哈哈地笑着说:“天眼,天眼,宋市长当年一眼就看出来了,此人非同一般,果然如此。哈哈,精英呀。”他赞“精英”不知是说丁俊军,还是说宋刚,抑或是两人一起都赞了。
他自然高兴,丁俊军是他手里提拔的,说明自己没有屈才,多少是他半个恩人,说不定这小伙子将来的成就不在宋刚之下,自然有利用的价值。
参加面试的人怎么凑也没有四十个,最后只好把及格分定于45分才凑满了四十个人。面试按照汪少华的意思,选三十五个,这样,三十个精英都进去了,还照顾了五个关系户。
很完美,没有作弊的议论,也没作弊的嫌疑,都交得了差。汪少华乐笑眯眯地说:“公正、公平、公开,很完美。”
晚上,汪少华给领导们一一打了电话,这电话必须打,给有个答复。他打了电话,了了心愿,或作了承诺,或表示了遗憾。没有人责怪汪少华,也没有人责怪其他有过交易的市级领导,他们基本上都是一句话:“对不起,这次您打招呼的小伙子可惜笔试没过关,我已经尽力了,没办法,可惜可惜,下次再努力吧。……噢,那个东西,我这两天就退给您,别怪哟,我是无能为力的。今后再想办法吧。”
接电话的人也理解领导的难处,心里虽然不爽,但笔试没过关,还能怪谁?打听一下题目,不难呀,你怎么这样的题也做不出呢?他们都责怪自己帮忙的对象,更奇怪自己帮忙的对象,怎么只有这水平?
是的,题目很容易,事后诸葛亮多的是,听说标准答案是这样,谁都会恍然大悟,噢,这么容易的题目太容易了。
这就是宋刚出题的聪明之处。没有人说宋刚的不是,没有人说这次考试不公,更没人说这次考试有作弊的可能。
这三十五人很快都有了具体的岗位安排。
丁俊军安排在市委办公室任副主任位子上,副处级。不久,他就去了江城当副书记,后来,由于他工作出色,仕途上虽有些磨难,但也算得上平步青云,一路县长、书记当上来,现在已经是临江市的市委书记了,这是后话。十年后的今天,此人也是逐浪网的忠实读者,前些日子,我在夏威夷见宋刚(化名)时,不知他怎么也知道了,硬是千里迢迢赶了过来。我、宋刚、陈红和丁俊军快乐地度过了七天。临近分别时,丁俊军开玩笑说:“隐士,您写完宋大哥的《官运》之后,等我退休的时候,你也帮我写本书吧,书名就叫《非主流之官运》。”我说,等你有宋刚那样的成就时,我再写本剧本拍成电视连续剧吧——这些都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