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马屁拍在蹄子上

官运 汤氏大少 2488 字 20天前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可王兴福浑然不知别人笑从何来,以为笑那位孩子的天真,他继续占着镜头,问:“我们当官呀,也没好多钱,我们这里都是清官,今后,你当官也要做清官,你知道包公吗?他就是一个大大的清官……”

宋刚看着王兴福抢着镜头、霸着镜头,微笑着对韩斌说:“几次了?”

韩斌说:“三次了。”丁俊军在那里摇头,东看看、西看看,他在看什么呢?看每个人的脸色。贺新国铁青着脸,心里不知在那里骂着什么;郭开兴一副讥笑的神态,心里肯定在想,你贺新国的人就这么副德行;欧阳志勇尴尬的脸色中有一股恼怒,强装出的笑容不知是哭还是在笑……。

宋刚始终没有和学校的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在镜头里出现,偶然露出的身影也只是个背景而已,他一直就在人群的后面,远远的,没有挤进陶俊身边五步之内。似乎这陶俊也没有注意宋刚的存在,当然,偶尔瞟过宋刚的一眼,眼睛里的神态是欣赏和愉悦的。

回到县城已经是傍晚,今日事今日毕,陶俊明天早上必须离开,他的行程还有下一站,看看江城的工业园。由于今天王兴福的一句话,参加视察和陪同的人,不得不牺牲晚上的时间,先汇报、后吃饭,这是陶俊一句话定死的。汇报是肯定需要的,一个上级领导来视察,连报也不汇,那就预示着领导不满意。陶俊对视察满意,再说,虽然欧阳志勇跟他做秘书也就一年多时间,但这一年多也是一种缘分,欧阳的面子是要给的;贺新国和郭开兴的面子也要给,到底是临江的党政一把手嘛;还有一个人,就是这个执笔写《梅县经验》的作者宋刚,他的面子也得给,《梅县经验》这篇文章已经向人民日报推荐,一旦刊登出来,那不仅仅是梅县和临江的面子问题了,那是全省的成绩。

其实,陶俊这次来视察,就是冲着这篇文章而来的。因此,王兴福在烂石村小学的话很难听,虽然,他讲得堂堂正正,但他冒犯了领导。在官场,数字、文章这两样东西是最最重要的两样东西,可王兴福今天大批特批了一番,没有人反驳、没有人表现出不满,可很多人心里直恶心,其中就有陶俊、贺新国、郭开兴和欧阳志勇。只有宋刚不恶心,一是他有思想准备,知道王兴福会出丑,二是他也不热衷于写文章。何况,他们还打了赌,有肉吃了,打赌打赢了,还恶心?当然不恶心。

会议开始了,按照程序没有一丝的变动,贺新国把汇报的机会让给了欧阳志勇,这都是程序的一部分。欧阳志勇很聪明,没有离开稿子多念一个字,语速稍稍比原定的速度加快了一点点,清晰而又节省了时间。贺新国的补充也是精练了再精炼,一分钟不到就刹住了话题。意外的是,陶俊突然提议宋刚说几句。这可急坏了王兴福,他嫉恨呀、羞耻呀、愤怒呀,一脑股的感受涌上了心头,可有什么法子呢?陶俊的金口一开,那就是圣旨,不让宋刚说也不行啊,心想,完了,省委真的有意思让宋刚出任市长。他想哭,他想发怒,可是,有什么用?他看着宋刚,等着宋刚发言,他想,宋刚肯定会大吹特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可是,他没有想到,宋刚虽然说话了,可宋刚仅仅说了一句:“书记,我宋刚没什么补充了,请您作指示吧。”

一句话,终于让王兴福落了心,心想,宋刚没水平,这么好的机会就这么浪费了,哈哈,宋刚,你原来也是个窝囊货哟。

陶俊没再要谁讲话,王兴福已经滔滔不绝地滴滴叨叨了一天,他不想再听他的唠叨了,所以,没有说:“兴福,你也讲几句。”他怕这一尊重,又会要费很长时间,听他没完没了的厥词。

陶俊肯定了梅县的成绩,肯定了临江的成绩,对欧阳志勇,对贺新国、郭开兴、王兴福、宋刚等等一群人都称赞了一番,这是官话,这是套话,明知是没意义的话,但不得不说,听者坦然、说者坦然,没有人欣喜,没有人失落,这就是效果。

由于前面发言的人很体贴,汇报和补充的人都节约了不少时间,所以,会议结束的时间比预定的要早,晚饭也就比预定的要早。陶俊是老行政,虽然晚餐提早,但也不能等在那里吃饭,得给他们准备的时间。所以,现在有点时间多,他就随意开开玩笑,把这十几分钟的时间打发掉。

“志勇啊,这幅画应该是出自名家之手吧?”陶俊看着墙面上的画说。

欧阳志勇微微一惊,他想,宋刚一眼也看出来是名家之手,陶俊副书记也一眼就看出来了,看来,他们真是有眼光,自己在这里几年,要不是秘书告诉他,这是出自钱老之手,他还会以为就是一般画师所画,听陶俊这么一说,他忙答道:“是是,陶书记真有眼光,这画是本籍著名画家钱老先生的亲笔画,钱老是中国美院的顶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