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事关重大

官运 汤氏大少 2095 字 21天前

“屁话!”温琳翻了个白眼,“不相信你,能这样跟你在一起?你当我长得丑没本事没人要?离开了你,我照样活得很好。不就是走不出去你的魔障,甘心情愿被你骗……”

关允摸了摸温琳的头发:“我不会亏待你的,放心吧,一生一世,永不分离。”

“说得好听,不就是想骗我一生一世跟在你的后面,告诉你,什么时候我变心了,爱上别人了,我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你,你别想拴我一辈子。还有,早晚有一天你会厌烦我,所以,先别许下靠不住的山盟海誓。”

“好吧,我错了。”关允无奈地笑了,他被温琳带偏了话题,忙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听我的话,回去劝劝你姨,让她听蒋书记的安排,到省里当教育社的社长去,教育社是好社,至少保证收入不少。”

燕省是文化荒漠,不但没有什么文学大家,连出版市场也是一片萧条,各个出版社基本上都处在亏损的边缘,除了教育社之外。

教育社是各个出版社中效益最好的一个社,倒不是教育社抓住了市场的脉搏——实际上,燕省的文化从八十年代文化市场市场化之后,就再也没有抓准过市场的脉搏,搁浅在了时代大潮的沙滩上——而是教育社出版中小学课本,借教育系统可以一统市场的专政力量,教育社一家的效益可以抵得上燕省其他十几家出版社的全部效益总和。

也正是燕省文化荒漠的现状,关允在大学毕业时,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回燕省,何况是回孔县。他学的是中文,在京城大有用武之地,回燕省就很难人尽其才了。但阴错阳差之下回到了孔县,现在又迈进了市委的权力核心,遇到了他官场之上一个重要的引路人——蒋雪松,也正是蒋雪松一心推动黄梁文化建设的努力,让他对蒋雪松的推崇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重视文化建设的官员,才是中国真正实现腾飞的中流砥柱。

文化产业的威力,是许多只知道建设高楼大厦只知道钢筋水泥出政绩的泥腿子官员所不能达到的高度,关允很清楚一部美国大片所能创造的价值,远比江浙一带无数个血汗工厂靠榨取廉价劳动力的剩余价值所创造的价值大出数十倍。

而且美国大片席卷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还在无形中传递美国的普世理论和价值观,也是在向世界潜移默化地宣传美国的美好,让无数人认为美国就是世界的中心,就是世界的警察,就是正义和公平的化身。更不用说在无数人对美国建立了好感之后,会对美国的产品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又是多大的广告效应的输出。

毫不夸张地说,一部成功的美国大片为美国带来的财富或许可以计算得出来,但为美国带来的正面影响和广告效应,难以估量,是中国花费数十上百亿美元的真金白银去援助第三世界国家也远不能达到的效果。

这就是文化产业的魔力和威力,在赚取了世界各国的财富之后,还可以传递价值观和世界观,又让世界对美国有了好感和归属感,比起国人伟大的官员花钱收买人心的低级水平,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倍。

多少年了,文化市场一直闭塞而封闭,在意识形态的杯弓蛇影指导思想的控制下,不知扼杀了多少优秀作品和影片的诞生,却又把大量的金钱洒花一样洒向第三世界国家,以为可以朋友遍天下,却不知道,以金钱维系的友情如果可以长久,就和苟富贵无相忘的承诺一样可笑。

世界上任何金钱和战争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从根本上的解决,政治上的强力统治也不会是长久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