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突然想起来,眼前这位沈大夫就是在东北长大的,之前还有那边的老乡带着老山参来找她呢。
“路子我有,货源不是问题,就是运输是个麻烦。”沈若芙皱了下眉头:“来回一趟太远了,一次性带少了不值当,带的太多安全又是个问题。而且现在是来不及了,红参一般在秋后制作,现在去收的话也只能收点陈年旧货,品质不好说。”
她说的苏晴也有点打退堂鼓了:“要不就算了,天底下的好事也不能都是咱们的。”
“可这利润你舍得吗?”沈若芙幽幽说道:“如果直接从当地人手里买的话,收购价不会超过十五,这一斤的差价就是二十多。”
价格差这么多!
转头想想也是,这个年代信息流通的慢,物流也不发达,一南一北相聚几千公里,别说是人参这样的珍稀药材,就算是个普通的玉米棒子从那边运过来也得身价翻倍。
苏晴一下子又信心倍增,她笑眯眯的跟沈若芙商量:“要不等暑假里咱们先去探探路,这事成不成的不重要,主要是我想去瞻仰一下美丽的北国风光。”
两人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沈若芙答应下来,到时候收不到红参,能收几根老山参也不算白跑一趟。
之前她手里的老山参卖给乔先生一根六十年的,对方给了两万块,比之前那根百年老参都卖的多。
她是又兴奋又惆怅,好想把之前卖掉的收回来再重卖一次。
这次去港城本来就有夹带私货大打算,所以才有些怏怏不乐,没想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丢了一波挣快钱的机会,但又多了别的路子。
她忍不住看了眼苏晴。
沈若芙现在手里不差钱,光从乔先生那边收到的钱就有四五万。
这些钱去收红参绰绰有余,而且货源销路她都有门路,完全可以单干。
但沈若芙就是想拉着苏晴一起,她总觉得苏晴是她的贵人。
既然港城去不成,领导们思索了一下,既然是打着交流的名义来的那也不好白来一趟,就安排苏晴她们跟本地的画家们举办一场交流会,也算是没有白跑一趟。
这时候的交流会还没有后世那样的花样繁多,就是很单纯的交流一下经验,各位有名望的画家当场炫一下技,互相吹一波彩虹屁。
像苏晴这样没有名气的晚辈甚至都没有出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