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说你是聪明人。”苏晴弯了弯嘴角:“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在合适的时机宣传一下我补瓷的手艺。”
秦池恍然大悟:“你想进考古队?”
他咧着嘴劝:“那埋死人的地方都什么好看的,听说那些人工资不高还没什么补贴,你……”
“什么死不死的,你一搞古玩的还怕这些!”苏晴忍不住斜他一眼:“相对于文物的经济价值,我更喜欢钻研它们背后的历史价值。每一件有历史的物件在我心里都是无价之宝。每一座古墓里面可能都隐藏着一段隐秘的历史,尤其是那些壁画石刻之类的都带不走,我想现场观摩一下怎么了?这辈子能碰上一次鲜活的大墓容易吗?”
“不容易,不容易。你想去到时候我帮你一起想办法。”
秦池嘴上迎合,心里却在嘀咕:坏了,我师傅要走火入魔了。
跟秦池交代完之后,苏晴回到宿舍拿行李,在临出门的那一刻她想起了什么,又到空间扒拉了一下。
找到两本书。
一本是陶县县志,民国时期重修过的。另一本是明清时本地一个乡绅记录的奇闻异事。
这两本书都是苏晴之前从回收站找到的。
她把这两本书放到行李箱中,自己拎着行李就去了火车站。
火车票是李姐找人提前买好的,虽然她们陶县只是个小车站,但好在坐火车的人不算多,她幸运的找到自己的座位。
就是速度比她想象的慢了很多,习惯了穿越前的高铁动车,再次坐这种慢悠悠的绿皮火车,苏晴竟然还有点雀跃。
尤其这个时节正好是百花争艳的时候,火车经过各种田野山间,窗外的风景宁静优美,看了后会让人的心情也跟着平静下来。
平静下来后,苏晴就从随身的挎包里拿出那本县志翻了起来。
她刚来陶瓷厂不久的时候就看过建国后编的县志,再看这本,苏晴发现两本书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的重合。
后者甚至在一些奇闻怪谈方面删减了很多,但是增加了不少抗日时期的英雄事迹。
虽然苏晴的初衷不是这些,但再次看到县治里那些陌生又熟悉的文字,眼前不禁浮现出一个个鲜活的面孔。
没有这些人的英勇就义,哪来她今天坐在列车上读书的平静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