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贤堂,从名字上来说,就知道这玩意儿是干嘛的。
而实际上,这聚贤堂,也承载了公子扶苏对于大秦对于未来的一片期待。
没错,聚贤堂,对于扶苏来说,真就是一种长久以来的精神寄托。
于他而言,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为国举才。
可中间很大一个问题便是,他是根据自己所认为的“标准”来选才的。
那么,扶苏的标准是什么呢?
风度、风姿、谈吐、长篇大论、侃侃而谈、知书达理……
这些标签,是别人对于扶苏的,同样也是扶苏对于“人才”的要求。
但正是这种标准,导致扶苏的聚贤堂,最后选出来的,全是那些家境殷实、知书达理的富家子弟。
他们坐在一起,能脱口而出各种看似很有道理的建议,并且引经据典的论证自己的想法是何等的正确。
可是,等到扶苏兴冲冲的把这些个东西呈报到始皇帝那儿以后,往往得到的结果只有两种。
要么,便是有如坠入深渊,什么反馈都没有,似乎就递了个寂寞一般。
要么,就是劈头盖脸的一番训斥和实打实的一堆情况给驳斥了个灰头土脸。
可哪怕如此,扶苏仍旧坚持认为自己的聚贤堂,将来必然是有大用的。
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人本就比一般的百姓要“睿智”了十倍百倍,那么等他们继续“成长”之后,绝对会光芒万丈的。
可惜的是,扶苏一直没能等到这一刻。
但这不妨碍扶苏珍视这一切啊。
这可是他的梦想和希望啊!
也正因为如此,当赢渊这个自监国开始之后就屡次“窥伺”聚贤堂的老六一开口,扶苏瞬间就应激了。
他如同一只面对着天敌来袭,护着自家小崽子的老母鸡一般,胆颤心惊的看着赢渊道。
“六弟,看在兄长的面子上,放聚贤堂一马,好不好,兄长求你了!”
说这话的时候,扶苏整个人都在颤抖,脸上那悲戚的表情简直见者伤心闻着落泪啊。
可一旁的章邯,却无语的偷偷只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