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褚还好,毕竟是大佬,拿得住自己的心态和气度,郝昉就显得无所适从,面对如此多的镜头也有些僵硬。
看在公孙嫣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局促的师姐。
师姐在她眼里永远是戏台上春衫水袖,明眸善睐,从容娴雅的女子,为什么一到了这红毯上,聚光灯下,她的从容都被剥夺了?她也不比这些台上的明星差任何东西啊?
公孙嫣有些庆幸自己今天捂得够严实了——要是不小心被师姐看到,自己目睹了她局促的时刻,肯定会对她有更大的伤害。
主持人挨个介绍完参加发布会的成员,就开始让成员轮流发言。
首先是导演张艺。
张艺六十多岁,成名已久,地位超然,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是华国电影的代表人物。
他这种等级的导演,不在意票房投资,不在意演员够不够咖位,甚至有时候都不在意观众喜不喜欢。
他只爱追求“自己的”艺术风格。
张艺坐在舞台正中间,翘着二郎腿,侃侃而谈,从昆曲的滥觞一路侃到当代昆曲发展的前景,说得头头是道,令众人不明觉厉。
台下似懂非懂的“业内人士”和粉丝观众无不频频点头,作出茅塞顿开之状,并在他的停顿和反问中间,报以热烈无比的掌声。
你先别管我听没听懂,这可是张艺导演!
这可是我家哥哥最近这些年最有排面的饼,作为粉丝我们可不能给他丢人。
一定要表现出对导演的尊重,认同和爱戴,仿佛我认同=我和张艺有思想共鸣=我家哥哥粉丝质量太高啦!
只有坐在边上的郑褚和郝昉,以及台下的公孙嫣,听得一会儿眉头紧皱,一会儿疑惑不已,一会儿哭笑不得。
他到底在说些啥?
“所以我觉得,只要做好了以上三点,”
张艺眼神认真地对主持人竖起三根手指,道,
“昆曲这个东西它的灵魂!它的艺术性就在这些地方! ”
他自信地转向观众席,
“所以这也是我们这部电影想传达的东西!”
哗!台下热烈鼓掌,主持人难掩激动地总结:
“张导真是太有深度了!不愧是华国导演第一人!”
张艺谦虚地摆了摆手,但其实非常享受这种氛围。
公孙嫣为了合群,跟着周围的人,鼓了鼓掌,心里却感到有些别扭:
原来张导居然是这么理解昆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