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望远镜观察。
目标在半山腰上。
看起来像是很普通的村落。
只有一条蜿蜒小路进入。九曲十八弯。
一般人可能单纯觉得道路难走。但是从军事角度来说,这是典型的易守难攻。
居高临下的火力,可以封锁整条小路。
个别厉害的枪手,一把步枪就能制霸。
大部分的房屋,都是用石头堆砌而成。墙壁很厚。生石灰粘结。一般的迫击炮可能没什么用。
除非是动用75毫米野战炮。反射直射。或许能够洞穿。
房屋没有窗户。只有一个个的小孔。显然就是射击孔。
望远镜看不到人。
只有雷达地图才有显示。
可想而知,到底有多么的难对付。
然而,这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里面有个山窝。外面看不到的。
可能野战炮从外面直射都打不到。迫击炮也打不到。射程没那么远。
有很多白点。估计有三四百人。
情报错误。不是一百多人。是三四百人。全部都有武器。弹药也足。
还有五十多个红点。应该是马帮的骨干。
很有可能是日寇老兵。
这些日寇的单兵战斗力是很强的。
但是无法确定哪个是曹操本人,暂时看不到。
一个马帮,居然苦心经营这么一个坚固据点。要说没有阴谋,绝对不可能。
日寇的渗透手法确实五花八门,防不胜防。
重庆周围那么多的马帮,可能还隐藏了更多的日寇。有时间必须全部过一遍。
攻击开始。
效果不好。
“哐哐哐……”
“轰轰轰……”
动用了迫击炮。炮火很猛。
然而,没什么用。根本啃不动那些石头房屋。
爆炸过后,往往是刮掉表面的一层石灰。露出下面的花岗岩石头。纹丝不动。
马帮都隐藏在房屋里面,都不怕迫击炮轰炸的。
“上!”
“上!”
连续进攻。都被打退。
和预料中的那样,那些日寇的枪法很准。很致命。
一会儿的功夫,中央教导总队就已经伤亡了三十多人。不得不暂停。
“混蛋……”
桂永清的脸有点挂不住了。
居然连一百多人的马帮都拿不下?开玩笑呢!
张庸:……
无语。这就是国军的现实。
战斗力和金陵会战的时候相比,确实是拉胯了。
甚至不如徐州会战。
主要是老兵伤亡的差不多了,新兵又接不上茬。
青黄不接。
有心无力。
新兵的战斗意志,还有技战术,都是断层的。
光头的嫡系精锐,真的被严重消耗了。现在的黄埔嫡系,空有架子,已经没有昔日的精气神。
各个战场都是如此。
各个部队都是如此。
兵贵精而不贵多。老兵才是战场骨干。否则,人数再多,都是鱼腩。
小胡子前期那么猛,单挑全世界。就是士官非常能打,士兵精锐。
后来骨干被消耗的差不多了,自己也成鱼腩了。
前期,一个基辅战役,能够俘虏几十万苏军。
后期,一个巴格拉季昂,被苏军俘虏几十万。
两极反转。
唉。
“快!”
“快!”
桂永清组织第三次进攻。
这次,直接用上了一个营。足足四百多人。各方面压制。
然而,只有一条小路能够展开。其他都是悬崖。再多的人也没用啊!反而白白的挨枪子。
“哐哐哐……”
“轰轰轰……”
用上了很多81毫米迫击炮。
眼看对方要蛮干。张庸只好压一压。将桂永清叫住。
蛮干的话,肯定会伤亡很多人。不值得。
桂永清很不甘心。还要再来。
“少龙……”
“你们不适合这样的战场。”
“少龙……”
“事实上,里面有三百多马帮,还有五十多个日寇。那些日寇都是老手。”
“什么?”
桂永清顿时愣住。
其他人也是愕然。
不是。
情报不是只有一百多人吗?
怎么忽然间冒出来三四百人。还有五十多个日寇老兵?
那是日寇一个小队了啊!
难怪……
“玛德……”
桂永清只好悻悻的将部队撤下来。
战场暂时安静。
很多国军都不服气,却又无可奈何。
张庸也有点感慨。
中央教导总队……
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的名字。
这个名字,的确是光头自己取的。当时很得意。
但是……
很多事情都有个但是……
最开始的设想,是组建一支精锐,还带有试验性质。
试验新的武器……
试验新的战法……
试验新的……
总之,什么都想要搞一点。
所以,中央教导总队的编制,一直都是变来变去的。
一会儿编入一点炮兵……
一会儿编入几辆坦克……
后来觉得炮兵太臃肿,于是取消……
又觉得坦克也不太合适,也取消……
各级部队的长官,有来自步兵科的,也有来自炮兵科的。
有80人的连队……
有120人的连队……
也有150人的连队……
试验田嘛!自然是各种编制都尝试一下。
结果就是……
单兵素质比较强。但是综合战斗力并不高。
在淞沪会战的时候,张庸就发现了。基层士兵单兵技能都很出色。但是整个教导总队战绩一般。
都是桂永清的祸吗?当时也觉得是。后来才逐渐发现不是。
是中央教导总队的地位出问题了。
你到底要它做什么?
继续做试验田?什么都尝试一下?
那注定了综合战斗力不可能很强。
因为都没熟练。
摸着石头过河。
想要有战斗力,必须长时间磨合。
就好像王耀武的74军,虽然起步不咋的。但是51、57、58三个师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