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安陵轩同行的四个翰林院学士,累的手都要断了,这广州府的富人怎么那么多?
不是说超出五万两才会著书立传吗?怎么会那么多人?
居然还有洋人出资,要在大清的历史上留个名。
令几个翰林院学士最不理解的就是,也不知道那[安佳扒皮]怎么想的,非要设置捐资上限,一个户籍上还只能有一个捐献名额。
有的富商恨不得多捐点把别人压下去,不行!
还有人想要给家里多几个人立传,不行!
朝廷损失了多少钱啊。
若不是[安佳扒皮]说,等回到京城,给他们争取一本书十两银子的润笔费,真想撂挑子不干。
没办法,谁让翰林院俸禄低呢?
算了一下,就这么几个月,他们赚了过去两年的俸禄。
这还只是广州府,紧跟着江浙一带,只怕只多不少。
安陵轩一行,如今已经赶往扬州府,据说很多外地的富商已经纷纷涌到扬州府了。
名留青史的机会,二十年才一次,那必须不能错过。
雍正应安陵轩的请求,又派了四名翰林院学士过去支援。
听说写一本传,给十两银子,真抠啊,翰林院众人一边骂骂咧咧,一边为这几个名额抢破头……
皇上的身体彻底康复后,萧心语带着在乔宅抄录的医书,随萧云照赶回广州府。
那医书原本是没有名字的,萧心语在封面上写的是《乔氏医经》。
安陵轩一行是四月十二日出发的,四月底敏郡王侧福晋孟静怡,被查出有了一个半月的身孕。
安陵容本想再派去两个嬷嬷照顾她,听说孟静娴把孟静怡接到自己王府照顾,也就放了心。
敏郡王得知孟静怡有孕,人回不来,各地的稀罕物却源源不断地送了回来。
除夕日,孟静怡诞下一女,皇上赐名明熙。
敏郡王连写了六道请安折子让人送给皇上。
二月中旬,雍正对着怡亲王吐槽半天后,孟静怡被扶为嫡福晋。
三月底,双胞胎的六岁生辰上,弘晟被立为太子。
七月份,十六岁的温宜被封为固伦襄宪公主,随同户部、理藩院官员前往广州,与洋人交涉关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