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真相大白

安比槐的确收过不义之财。

但是他胆子小,任处州知府三年时间,受贿三万八千两纹银。

而且,这些贿银皆来自重案轻判,并没有明显的冤假错案。

严格算起来,最多也就是抄没家产而已,根本不足以定个死罪。

真正致安比槐于死地的八十万两白银,并非他任职期间贪污所得。

但是,安比槐也不算特别冤,别人下了个套,他就钻了进去,实在太蠢了。

二月份安比槐被免职,从知府到平民,安比槐心理落差极大。

他也才四十多岁,对一个男人来说,还是当打之年。

四月份,一个名唤鲍永利的川陕商人找到安比槐,一口一个国丈,把安比槐叫的飘飘然。

安比槐又是商贩出身,对鲍永利一见如故。

鲍永利得到安比槐的信任后,就请他帮忙介绍给新任知府吕德明。

安比槐连连摇头,他跟吕德明只在交接的时候见过面,并不熟悉。

鲍永利乐不可支,您跟吕大人有缘,吕大人的女儿是宫里的欣贵人,位份比纯妃娘娘低多了,吕大人见了您,那也得比您矮一头。

安比槐被这话说的熨贴极了,最终被鲍永利哄着去了去找了吕德明。

吕德明果然跟鲍永利说的一样,在安比槐面前姿态放的很低。

安比槐因为被免职造成的心理落差,在两人的吹捧之下,逐渐恢复甚至开始膨胀。

因为从中牵了线,鲍永利往安府送了不少钱财。

安比槐本来是个胆小谨慎的,但鲍永利说,您都在赋闲在家了,这是赠予,不是贪腐。

安比槐一想,也是,他那不叫贪!

两个月后,鲍永利再次找上安比槐,说要承揽处州的河道修缮工程,到时候赚的钱两人对半分。

处州富庶,每年光河道修缮的花费就有三四百万两。

人人都知道河道修缮暴利。

处州营造司归知府直管,行商们为了能承揽河道修缮的工程,通常会往知府衙门送不少好处。

但这种心照不宣的事情,是不能拿到明面上说的。

前几年的知府安比槐十分胆小谨慎,承揽河道修缮的行商都是公开竞价,里面并没有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