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笔墨纸砚

千金令 拂衣闲闲 1301 字 23天前

北边的战火一时烧不到岭南小城。初六送穷之后,青石县城里各家铺子都纷纷开门营业。

逸羽楼也在此列,正月十六,按照惯例上了新四样。

昨日刚巧是上元夜观灯,楼里几人约着一道去逛了灯市,买了几盏兔儿灯、鱼灯、荷花灯,钱不令还斥巨资拿下一只转鹭灯,在灯内点上烛火,轮轴便会转动,烛光将不同样式的剪纸形状映射在灯屏之上,人马旋转如飞,你追我赶穿梭不停,寓意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今日一早才刚刚开市,钱不令就迫不及待的将转鹭灯挂在了门楣之上,分明是大白天,依旧点燃了火烛,让灯盏转动起来。王允见状,便跟着撤去吉祥如意的幡旗,挂上了本月的新幡——“笔墨纸砚”。

三月春闱在即,去年中了桂榜的五名学子即将参试,二月又即将举行青石县县试,县试是地方考试,主要面向自学或私塾学成者,他们不像官办书院的生徒可以直接参加省试,需先通过县试才可参加省试。

县试由各地县尉主持,地点就在城里官衙,免去了奔波疾苦,也无需花费银钱,因此青石县城里年幼年长的的学子们若是得了空闲都会参试,少则几百,多则上千,按往年惯例,得中的约莫在一成左右。

因此县试也是次月的头等大事。

赶着春闱和县试的契机,逸羽楼在正月里出了笔墨纸砚的簪样。

外头有人瞧见幡帜上的字,好奇地进来详观:这笔墨纸砚还能做成簪子?

今日逸羽楼恢复成了以往的四方格局,迎面就是主四样的层架。

第一列是笔簪,整支簪身雕刻成了鸡距笔的样式,笔头呈笋尖式,形制似鸡足的跟距,笔锋短小犀利,笔尖灵敏劲健,极受当朝文人喜爱,曾有香山居士专门为其作赋:斯距也,如剑如戟,可系可缚……愿争雄于爪趾之下,冀得隽于笔砚之间。

簪首处还用银丝仔细的绘制了笔尖细毫,远远看去仿若银披,簪尾处略微削成钝尖,便于插戴。以笔为簪,当朝文官有簪白笔的习惯,既是时兴装饰,又是身份象征,自是得了学子们喜爱。

墨簪的簪首则是雕成了松塔形状,再用银丝绘制片片松鳞,一下就让人联想到了松烟墨。

古语有云“披刀浴火聚松烟”。当朝制墨师祖敏以古松烟与鹿角胶煎膏合成的制墨之法闻名,有烧烟、杵捣、锤炼等复杂工序,极为不易。但这样制成的墨块质细易磨,墨浓无光,入水易化,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