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果然有问题

这些都是可以从边关公文上看出的东西。

但也就是从五年前开始,沈玥敏锐的从父兄来往军中的文书中发现,蛮族的情况出现了变化。

他们原本是游牧民族,以部落的形势分散在偌大草原上,就跟野草一样,火烧不尽,王帐的位置更是年年变更,难以寻踪。

所以,大燕抵御蛮族更多的是防守,阻止他们入侵边境,却无力深/入草原,斩草除根。

蛮族每次烧杀抢掠后就跑,即使被边军打败,也会分散逃往草原深处,过段时间又卷土重来,让大燕无计可施。

因为是游牧民族,他们精通马术,擅长饲养牛羊战马,马上作战极为凶悍,一对一的情况下,大燕最精锐的骑兵可能都不是对手。

但也同样因为草原环境,无法种植粮食,导致他们年年缺粮就南下劫掠,同时他们也没有铁矿,缺少冶炼兵器的能力,所以如刀剑、战甲、箭矢这些东西,他们用的都很粗糙,甚至很多都是从大燕边军抢来的。

因为兵器军备都弱于大燕,即便蛮族个个凶悍,力大无穷,整体上也是弱势的,一直被大燕牢牢压在边境外,没能成功入侵。

但是这样的情况,从五年前开始,渐渐有了不利的变化。

首先是蛮族侵扰边境的次数,变得频繁了。

其次是边军发现,蛮族战士们所用的兵器变了,各种精铁武器取代了原本的石器和骨器,甚至连头盔、护甲之类的东西,也出现在蛮族将领的身上。

蛮族的作战能力本就强于大燕士兵,有了这些军备武器的加持,战斗力快速提升,伤亡变小,每次被打退都能以更快的速度,卷土重来。

边关开始陷入焦灼的战斗状态。

从一开始每年秋冬爆发战火,慢慢的,变成几个月爆发一次,几十天爆发一起,最后甚至三五天就爆发一起。

最严重的是去年秋冬,那时,沈玥还没有回家。

她从父兄留下的公文里看到,边关几乎每天都在交战,父亲沈观山一整年都留在边关,只有沈卓云三兄弟年前回京,探望母亲,但也仅仅只待了一个月就返回边关。

再然后,就是半年前沈玥被找到,当时还是夏天,边关情况并不稳定。

父亲和大哥留在边城坐镇,二哥和三哥循着线索找来,将沈玥接回沈家。

在沈玥的记忆中,她回家两个多月时,父兄以述职的名义从边关回京,给她定下婚事后便暂留在沈府,亲自筹备她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