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为了如何处置朱煊以及朱氏吵得不可开交,宣帝听了数日廷议,终于开口止住众臣分争,亲自分析道:“朱煊为国平定西戎,朱世又世镇西北,有功于国,论罪宜从轻不从重。且朱氏世代为将,满朝武将甚至宗室与他家也多有联姻,若真以造反论处,不知要拆散多少人家,更会引得西北一带动乱,我朝却是经不起这乱的。”
宣帝自己不肯从重处置,众臣又拗不过他,只得听着。宣帝目光在阶下巡视几回,正好看到一众武将满含期待的目光,不由轻叹了一声,不容置疑地宣布了自己考虑了数日的决定:“朱煊此案不宜以谋反论处,只按……擅离职守论罪,赐御酒一壶,留其全尸,不论及家人。此外,为了安定朱氏属将姻亲之心,朕欲令朱氏子入宫为后,此事交与礼部安排。”
沉吟一阵又道:“朱氏出身毕竟有瑕疵,就不必令他受外命妇觐见了。”
第67章
朱煊进入天牢已是第五天。
虽然宣帝特旨不叫人为难他,但牢中阴湿冰冷,四处都是腐烂气息。他也在战场上拼杀了将有十年,病痛创伤都不放在眼里,可叫这湿寒之意日日侵体,骨缝里还是隐隐有些疼痛,精神也萎靡不振。
更为难熬的,则是这一室空虚寂静。他抬起头看着牢门外一点明黄火光,前尘旧世纷至沓来,在他心中萦绕,渐渐混杂在一起,化作一片茫然。
若非他一步行差踏错,现在他还能在朝上与宣帝共商国事;还能与宣帝随时相约外出幽会;还能期待半年后与宣帝并肩征伐百越;还能过着纵马沙场的快意生活。而今他却犯下了谋逆大罪,全家都要为他的一时欲念连累。纵然宣帝肯从轻发落,少不得也要流放岭表,数百年的世家从此风流云散,就连与朱氏交好之人也要受到牵累……
渐有一阵杂乱的脚步声自远及近,打破了他的迷思。牢门外传来清脆的金铁交击声,很快又转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牢门便缓缓向内打开,露出灯火通明的通道和几条身影。
朱煊垂目避开跃动的火光,淡淡答道:“是来行刑的大人么?朱某久候了。”
门外传来牢子尖细的嗓音,却是刚一开口便顿住了,一个熟悉已极的声音在门口温和响起:“你们都出去吧,朕亲自送大将军一程。”
朱煊猛地抬起头,宣帝的身影便映入眼中。他再也看不到别人,立时站起身来迎了几步,欲要问他为何来这种地方,一开口却又想到自己如今已没有这种资格,黯然跪倒行礼:“罪臣朱煊参见圣上。”
宣帝抬手道:“阿煊免礼。”
他缓步走到牢内,身后便有小太监托着食盒进来,拭抹净桌椅,又从盒里拿出酒菜放在桌上,躬身退了下去。
宣帝亲自斟上酒,却先不递给朱煊,而是撂在桌上,举目看向他:“阿煊,朕今日是特地来送你的。朕还想和你说几句话——你在草原上时说过不必朕讨好你,如今这话朕也要还给你。”
“陛下还愿意和我说话吗?”朱煊苦笑道:“罪臣回想起来,也觉着这些日子胆大包天,犯下的罪责百死难赎。那天凤学士来救驾时,我忽然想起陛下说梦中我死在西北,是被凤学士迎回尸骨,我才蓦然醒悟……我果然……”
“你果然还是谋反了。”宣帝的声音却比他更低沉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