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第九百二十五 居然一致好评

他主动推广的书籍反而成为东林党做舆论战的好工具。

……

顺天府大兴县。

方从哲也通过三党的朋友拿到了一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阅读之下十分喜欢。

他欣赏此书的方面则是认为此书立论足够公正。

钱穆写《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一个很重要目的乃是让当时的人不要武断的批评中国古代治理,立论自然要平和一些。

甚至很多方面在王文龙看来过于褒扬吹捧,王文龙在改写的过程中,将一些对中国古代政治吹的太夸张的地方删去不少。

但一本书的基调还是留了下来。

方从哲是个裱糊匠性格,反对激进改革,这种温吞和尚的论调瞬间击中他的喜好。

他甚至比高攀龙更喜欢王文龙的这本书。

从写作内容到遣词造句,全面欣赏。

方从哲在书评写道:

“《政治得失》一书,书名虽起的惊人,然则内容中正平和,甚得中庸之要旨。”

“如时人皆以为科考拘泥僵化,圣有读书人鱼跃龙门,反诬八股为‘臭篓言荃’,实不可取。”

“《政治得失》详查科举选人之源流,读此书方知,科举之初是真正为国取材,八股文之出现,也是为录取真名仕。”

“无有八股文之前,则写诗也可科考、读经也可科考、甚或字迹写得好也可科考,致使读书之人上升渠道不清,高门大官可做手脚之处极多。”

“八股规则既明,则上至宰相之门,下至扶犁之子,皆可同场而较技。乃是制度上一大推进也。”

“故而知道每个制度创制之初,虽然有偏弊有流还,但这乃是与时代不符,并非创制之人全出自私心或言愚昧不智。”

“若真愚昧,则何能流传数百年而不致反叛乎?”

“读此书可知制度之变化,教人不断、不专横,不至于手指规章律令曰:制定此条律法之人不如我远甚!”

“仅此一条,此书便大有可观了!”

万历皇帝把书籍发给东林三党本来是想气气他们,却没想到取得各党各派一致好评。

万历都无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