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傍晚,夕阳的余晖如同一层金色薄纱,轻柔地覆盖在大地之上。
一行人历经半日,终于抵达香山村落。
从马车上下来,沈昭好奇地四处张望,只见村落三面环山,被层层叠叠的绿意包围。
因身处半山腰,举目就能看到山野云海的壮丽景色,天边的晚霞与慵懒的云朵交织在一起,形成奇妙的形状和色彩,让人心旷神怡。
崔颢拉起她的手,牵着她走进一处古色古香的院落,微笑着介绍:“这是我游学时偶然发现的地方,当时得知房主要举家迁回江南,我舍不得这样美丽的景致无人问津,便将院子买下。阿昭,我最喜欢门口的那两棵元宝枫,春夏葱绿茂盛,到了秋天便染上了暖意,让这座清冷的半山居也有了烟火气。”
说着,两人并肩走进了内院。
院内有一池湖水,湖面上横跨着一座半月形的拱桥。
周围是青石板路,桥下湖水清澈,锦鱼绕池,静谧中透着生机。
他微微仰头,缓声说道:“这座拱桥最适合晚上欣赏,明月高悬于天际,拱桥和月色倒映在池面上,天上一轮明月,池中亦有一轮,加上拱桥与倒影形成的‘大圆月’,如此便是三月辉映的人间胜景。”
沈昭静静看着他喜欢的湖光山色,听着他娓娓道来,心中一片悸动。
这一刻,两人之间的距离好像又拉近了一些。
她莞尔一笑:“比起‘会当凌绝顶’的山巅,半山鸟雀怡然,山风清爽,也是极佳的景致。”
崔颢同样会心一笑:“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风景自在人心。”
他转过头,将视线投向身旁的女子。
最妙的是,有人闻弦歌而知雅意,睹远物而知情意,总能与自己说到一处。
二人相对而立,目光交汇在一起,再没有其他言语。
一切尽在不言中。
安置好行囊后,崔颢手提佩刀来到院中。
他动作娴熟,手起刀落间,几株挺拔的劲竹应声而倒。
沈昭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见他用锋利的佩刀削去竹子多余的部分,留下坚韧的竹骨。
再将竹骨剖削成粗细均匀的竹篾,浸泡到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