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十日,也该回城了。”侯尚俞说着深深看了谢瑜扬一眼,“庄子里的事情还望谢同知这段时日多费心些。”
谢瑜扬拱手行礼,“大人放心,下官定然不负大人所托。”
经过晚上那段不算冗长的交谈,两个人之间仿佛有了默契一般。此时两人对视一眼,谢瑜扬伸手扶着侯尚俞上马车,然后退到一旁道:“大人慢行。”
侯尚俞对着两人挥挥手,道:“不必远送。”
侯尚俞走之后,谢瑜扬回去直接进了小书房开始写信。林雨时倒是没问他给谁写信,只问了他中午想吃什么。谢瑜扬闻言双眼一亮,就开始点菜了。
林雨时听他接连报了四五个菜名还没停止的意思,就道:“美得你!我看看厨房有什么菜就做些什么吧!”说着转身就朝着小厨房的方向走去,谢瑜扬隔着窗户看着林雨时离开,唇角不由就带上了笑意。
他这次所写的信并不复杂,只是人数众多。
如靳越、如柳大人,还有翰林院的同僚,又比如孙有余。信里只提了自家庄子里玉米大丰收,送他们一些玉米和庄子里的新鲜作物。
实实在在体现了什么叫做礼轻情意重。
自然了,玉米送上,玉米的吃法也当送上。饭后,谢瑜扬又询问了林雨时几种玉米的吃法,最是喜欢的莫过于地锅鸡里的玉米面饼子了。
除此之外,还有玉米脆饼和玉米窝窝头,以及这两样配的酱或者是菜的做法。
他把菜谱细细写下,然后又誊写数份一并放入信封之中,这才把信给封了起来,收好暂存。其后几日就是准备给这些人的礼物了。
玉米粒是并不可少的,可谢瑜扬既然要送礼,自然就要送得颇为妥帖了。除却玉米粒之外,还有磨好的玉米糁,细腻的玉米面。
每家每户量虽然不多,胜在又能吃又能种,考虑周全。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庄子里的一些瓜果。这些东西纵然耐久放,从梧州运到京城也不新鲜了。他就干脆没有准备,直接让边田拿着他的信去京外的庄子里现取。
安排好这些,边野就带着从农户里挑出来的几个健壮男人一并上路了。
这些农户哪里想过有生之年还能去京城看一看,一得了消息就兴奋得不行,全部把最好的衣服都拿了出来,又让家里准备路上的吃食。
林雨时让人烤制了不少的猪肉脯和肉酱、野蘑菇酱给他们带上,可以路上配着干粮吃。
她做的野蘑菇酱都是庄子里的孩子们无事的时候去山里捡来的,这些孩子靠山吃山,对于那些蘑菇能吃倒是分辨得极为精准。
林雨时做了蘑菇酱,谢瑜扬尝了尝,然后就笑眯眯叫来了庄子里的孩子说他要收蘑菇,一斤三文钱。
谢老爷用了撒钱大法,不出两三日就收了上百斤的蘑菇。这还是因为如今不算是蘑菇最好的季节了,不然他能收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