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繁杂的过程还是林雨时思前想后做出来的决定,谢瑜扬看着她为这桩事情忙碌一开始还觉得好玩,等林雨时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之后,他才真正有些惊讶了。
林雨时倒是把大部分该考虑的细节都考虑进去了,倒是他仿佛有些小瞧人了。
送走了李亨和那个烫手山芋一般的紫鸢之后,谢瑜扬这才彻底放松了下来。他没有在庄子里久留,前脚送了李亨,后脚就让人准备收拾东西开始第二次巡查了。
这次就不用丁大再跟着跑了。
有了上次的震慑,谢瑜扬这次每到一个庄子就留下一两个人在那边帮忙看守玉米地。而留守期间,这些人的吃喝也都由庄子上安排。
谢瑜扬并非不讲人情的,私下吩咐那些衙役也不用彻底把人给得罪了。真有主家想要解馋吃玉米,一百个之内还是允许的,再说就绝对不行了。
衙役这才都松了一口气,毕竟能种玉米的都是梧州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谢瑜扬身为同知不惧怕这些人,他们小小的衙役就没这么硬的底气了。
谁知道会不会被秋后算账。
谢瑜扬转了一圈又是半个月后回来,这次轻车简行倒是没走的时候那么浩浩荡荡了。恰好他回来的时候,庄子里的玉米也到了正是吃嫩玉米的时候。
林雨时每天吃上四、五个,简直不要太开心。
谢瑜扬回来后她就让人多摘了几根玉米回来,还告诉人把玉米杆也砍下来,分给庄子里的小孩子。玉米杆嫩的时候也是甜丝丝的,林雨时小时候就这么吃过。
这个时代,糖很是难得,因此大多数人家是很少吃甜食的。庄子里的孩子就更是难得吃一些甜的,林雨时提前吃的玉米,都是连着杆子一并砍了,玉米杆就给小孩子们解馋。
一开始,小孩子们还不知道怎么吃,林雨时就干脆咬了一根给他们做示范。有时候,她在庄子里闲逛,手里也会拿着一根玉米杆啃着吃。
庄子里的人有样学样,很快这就成了一个老少都喜欢的吃食了。
谢瑜扬吃了一顿玉米宴,晚上就抱着娇妻死活不愿意松手。林雨时如今简直是怕了“小别胜新婚”这句话了,一开始还热情似火后面就不断求饶了。
等到两人睡下的时候天边都隐隐有些发亮了。
这次谢瑜扬不用赶着回梧州给侯尚俞述职,他能一直待到各家各户的玉米都收了才回去。下次视察也只需要到玉米开始收获的时候就可以了。
这等于是放了一个挺长的带薪假期。
谢瑜扬陪着林雨时在庄子里悠闲度日,避暑避得可谓是十分舒爽了。而京城此时却愈发紧张起来,今上以高龄喜添麟儿,原本病怏怏的身体竟然突然就好了起来。而这段时间里在京城里兴风作浪的人,好日子也算是到头了。
谢瑜扬这些日子几乎每日都能收到从京中送来的信件,虽然晚了些时候可还是把京中的情况摸了个大概。他也几乎每日都要写信,有时候一两封,有时候甚至更多。
他写信的时候,林雨时就下厨给他做些夜宵,两个人吃了夜宵偶尔还会秉烛夜游在院子里转两圈消消食。
日子看似闲散,然而该处理的事情也要处理,该保持的来往也要保持。若不是路途遥远,谢瑜扬甚至还想让京中送些嫩玉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