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良接过来,粗粗看了一下,应该说,在目前原有干部队伍的基础上,这个方案也还算过得去,但总感觉换汤不换药,不过薛家良很快就发现,因为管春山案的影响,各单位空出来的那些主要领导职位都空着,很明显,这是留给书记的,最后用什么人,由书记说了算,而这份人事材料的拟定,仅局限于副科级和科员。
薛家良说:“还算合理吧,就看这些单位的一把手人选怎么定了。”
侯明说:“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薛家良说:“这个,我不敢妄自发表意见。”
他说着,就将材料放在侯明旁边的茶几上。
侯明坐起来,从包里拿出几页纸,说道:“这是我拟定的一个方案,任何人还都没看过,你说说你的意见。”
薛家良接过来,他仔细看了起来,市直单位一把手除去少数几位没调整外,几乎推磨一般都被推了一遍。从前跟随管春山而没有受到牵连的干部,几乎无一例外都被调整了,这体现出侯明在人事问题上的果断,尽管范围很大,但这些干部并没有被他一棍子打死,有一部分人还是单位一把手,只是调整了单位而已。
在某种特定历史时期,这种调整是很必要的,这并不是排除异己,而是让干部换个施政工作环境,振作精神,从头开始。
薛家良还发现,几个重要部门、重要乡镇党政一把手,都是自侯明来了之后跟他走得比较近的人,也是管春山从前打压的那些人,比如段成。
被调到政府办没多长时间,段成这次就被提名直接进常委班子,任县委办公室主任。按段成的水平和能力来讲,他早就该回城了,但管春山一直压制着他,使这位多年的老书记一直“镇守”边关,得不到重用。
像段成这种情况的还有几位。
“说说你的看法。”侯明继续说道。
薛家良说:“从个人好恶和个人感情来讲,您这个方案很合我的心气,从组织原则来讲,这个方案很说得过去,可以看出您也是煞费苦心了,既要参考各个干部考察的情况,还要顾及到本人、本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我没什么意见。”
侯明说:“不瞒你说,整整一个星期,几乎天天晚上都在研究这个问题。这个方案肯定有不完善的地方,别忘了,我来平水也就是半年时间,不可能了解每一个干部的情况,有不合理的地方,以后再局部微调,那样就省事多了。”
听着听着,薛家良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样,脸色一变,重新拿起了那份名单,仔细打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