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此句则是佛的一个典故。一日,佛在灵山开坛讲法,佛拿着一朵花向众弟子示意,众人面面相觑,唯独迦叶尊者微笑,佛说,‘我的所有佛法都已经传授给迦叶,你们去请教他。’。则是说超脱本心去看待事物,微尘是一个世界,世界也是一个微尘,超脱自我的心,而生无我之心!”
“弟子愚昧,不知这首畿子与两道谜底有何关系?”
持惑方丈道,“无论牵肠挂肚的红尘之心,还是超脱自我的无我之心,都是心,‘冷为何物’,心把冷看做什么,冷就是什么,心把什么看做冷,什么就是冷!经阁里的锡杖表面意思是不要让经文束之高阁,实则是不要把心束之高阁!
“心与锡两字字音相近,锡在高阁,心在高阁,而锡杖向来是佛门警醒之物,此处的锡杖便是佛心!何为佛心?便是无我之心!宝茗禅师说的是谜底,武康大师的意思是责备师父他没有超脱于自我的佛心,无异于束之高阁的锡杖!”
一席话罢,众僧皆平,闻惑虽有不平,但他方才已然答应,也不好反悔。趁众人不备灰溜溜离开。
了元和尚一见闻惑和尚离开,起身道,“持惑方丈!既然贵寺祸事已了,贫僧也当告辞!”了元和尚转身看向宝茗禅师,“我们走吧!”
两人转身正要走。
持惑方丈敢上前,道,“解惑师弟!”
了元和尚慨然道,“解惑已死,贫僧了元,持惑方丈再会!”
“解……”持惑方丈正要说话,两人已经走出殿门,两人一纵身,已不见人影。
禅惑和尚走上前,“持惑师弟,禅机之事已了,今生再无禅惑之人,唯有李居士释俗!”
“禅惑师兄!”
众僧见闻惑、了元已走,禅惑和尚又已还俗,千佛寺有不可一日无方丈,连同闻惑的弟子,一同尊奉持惑和尚为千佛寺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