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第75章 75

王设计师是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年纪不大,身上满是餐风宿雨的疲惫,仿佛一直处于到处奔波的状态。

王设计师是个很务实的人,进了院子,坐下来没喝两口水,就要过去洛年年和程誉一起画的房屋设计图。

看到设计图,灰头土脸的王设计师眼睛一亮,明显对程誉和洛年年的想法很感兴趣,沉思了许久,开口和两位房主沟通思路。

三人都对建筑有所了解,洛年年和程誉又对心仪的新房有清晰的构思,聊起来顺畅又欢快。

最让王设计师意外的是这家的女主人竟然还涉猎了风水玄学,这样的房屋设计起来更有挑战性了。

越聊越投机,王设计师看上去比身为主人的洛年年和程誉还要激动,聊到兴奋的时候,一拍桌子,豪爽道:“行!这活儿我接了!放心,我一定给你们弄弄好!”

初步确认了设计思路后,王设计师开始跟着程誉对目前的老屋和宅基地进行反复的仔细的勘察测量,后来程誉和洛年年回房间工作学习了,王设计师还在反复研究土质、地形,以及周围其他邻居房屋的使用情况。

当晚,这位王设计师就住在程誉先前收拾了一半勉强能住人的侧厢房,王设计师完全不挑剔生活环境,一心只关注设计,除了洛年年亲手做的美味晚饭让他稍有些感兴趣之外,其他时候王设计师嘴里的话题全都是围绕着新房展开。

随着王设计师站在专业立场上不断提出疑问,洛年年和程誉也对一些原先没考虑过的问题开始更认真的思考,比如防水的材料偏向,比如取暖方式的偏向等等,然后再一项项达成共识。

就这样,王设计师在洛年年和程誉家里住了三天,属于洛年年的宅基地也批好了,王设计师综合考虑了各种条件,甚至把下河村周围大范围的环境都考察了一圈,确定这片区域整体的地质地形条件,以及寻找能就地取材的材料。

三天后,王设计师拿出了最终的精细设计稿,得到洛年年和程誉的认同后,他又急匆匆的离开了下河村。

王设计师需要亲自去跑不少地方联系材料,联系运送,不得不说,这次的雇主程誉和洛年年的构思还真给他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更重要的是,雇主对他这位设计师很信任,给足了预算和施展空间,痴迷建造的王设计师感觉遇到了难得的发挥机会,整个人状态兴奋到快要燃烧。

好在程誉已经将王设计师介绍给陈村长认识,若是王设计师搞定材料再回到下河村时他们已经去了诸州钢铁厂,也不怕这里的工程推进不起来。

另一边,在徐厂长的大力推动下,一周后,从上到下所有的环节被打通,程誉和洛年年得以被临时借调到诸州钢铁厂三个月的时间。

程誉很满意,这三个月够他们挣一笔了,而且三个月后回来,刚好给年年办理高中的入学手续。

为表重视,徐厂长亲自带人开着一辆小型卡车来接程誉和洛年年,当极为少见的汽车出现在下河村的时候,村人们都被惊动了,活儿都顾不上干也要跑去围观。

这其中,陈村长是最激动的人,因为这辆卡车里还载着一车农具,还有碾米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从今以后,这些生产资料就属于下河村了,陈村长在接收单上签字的时候,激动的手都在抖。

签完字立刻招呼村里年轻的小伙合力将这些生产资料搬进库房,那是一眼也不敢错开,盯得死死的,谁要是动作稍不注意点,陈村长立刻就得大声训斥两句。

村民们敏锐的察觉到什么,震惊到话都不敢多说半句,就这么安静的站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卡车上的物资被卸下,再看着程誉和洛年年的家当行李被陈村长亲自带人搬上卡车,然后人也坐着卡车离开了。

等彻底看不见卡车的影子,村人们立刻围住陈村长疯狂询问到底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难道说搬进仓库里的东西就属于他们了吗?

陈村长这下不用把消息憋在肚子里一个人偷笑了,当下就把全村人都召集到村里的晾晒场上,先由县里办事处陪同前来的工作人员讲了一番话,等工作人员走后,陈村长又讲了一遍,用最直白通俗的话告诉全村人,这些农具和机械都是程誉和洛年年为大家换来的福利,以后就属于他们下河村啦。

等陈村长再多解释几句,大家彻底清楚了,原来程誉和洛年年要去市里的钢铁厂工作三个月,这些农具和机械则是调走人的钢铁厂对他们下河村的补偿。

这可真是让人震惊又高兴的消息,若非程誉和洛年年人都已经走了,怕是立刻会被村人团团围住,然后不顾程誉的冷脸狠狠问上一通。

因为村人从来不知道,也根本想象不到,知识竟然能换成如此多如此昂贵的物质。

能让市里的钢铁厂花费这么大代价来请人,那必然不可能是他们看着长大的洛年年能办到的,只能是都城来的大学生程誉。

先前村人虽然总是程大学生、程大学生的嘴上叫着,也羡慕程大学生能维修机械挣取工分,但也仅此而已了,毕竟程大学生为人冷漠,也不热衷于参加集体劳动,不少人心里甚至看不起看着就瘦削无力的读书人。

而今天的场面让村人终于知道,读书人要是发力起来,到底能有多惊人。

心情更复杂的是目前同样留在下河村的其他五位前来支援边远农村建设的支青。

五位支青之中有两人在村里的小学当老师,其他三人平时和普通村民也没什么太大的不同,一起跟着参加集体劳动挣取工分,最多是每次县里下发种植指导时,这些年轻有教育背景的支青能帮着理解传达一下。

程誉因为一被分来就拒绝住在支青院,为人也冷漠不与人交流,所以五位支青和程誉的关系很普通,甚至话都没说过几句。

支青们眼看着程誉娶了一位村里姑娘,还养着老婆读书不参加劳动,他们心里其实隐隐也在嘲笑程誉,等着看程誉什么时候支撑不住心生后悔。

正常的支青不都是这样的嘛,来支援就是给村里添个老师或者加个壮劳力,辛苦劳动五年返回城市,找工作时有优先录取的资格。

谁能想到,在正常的日子里,突然冒出来一个不正常的支青,程誉竟然不止会修农业机械,还会给大工厂修机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