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小二也很感慨道,“从今年开始,我们整个荆州城的百姓,会开始过上好日子了,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饿肚子的日子了。现在只要不懒的人,种植水稻,用心管理,几乎都能达到亩产六百斤以上,即使交一半税收,那剩下的粮食也不少了。

何况,今年又增加了两种可果腹的两种主食,红薯和土豆。红薯可以随意种在沙地旱地上,土豆可以在割了两季水稻后,在年底种下去,年开春收割。红薯和土豆,都是亩产三四千斤的作物。”

听着小二的感慨,黎文清和南护卫深有触动。

粮食乃是民生之大计。

百姓们有足够的粮食,就能养育国家几十万军队,兵强马壮,说得就是富裕,有足够粮食,士兵们能吃饱,有体力有力气,上了战场才会精神杀敌人。

如果全国粮食问题解决了,那周国何尝不会变得富裕和强大。

小二又给了黎文清和南护卫一个消息,他说道,“我们大人准备全国推广这《水稻种植之道》,还有把土豆和红薯都推广出去。去年冬天种植的土豆,官府依然会收购,随后通过朝廷推广到全国,贺大人已经上报朝廷了,不知朝廷何时会有动作。不过,百姓们种的土豆和红薯,都会被当成种子运往全国各地。”

黎文清和南护卫,“……”

黎文清陷入了深思。

这个情况,贺知章已经写奏折上报给朝廷,但朝廷文武百官,大部分人不相信,整个荆州城百姓粮食收成都达到了亩产六百斤以上的高产量。

还有贺知章让百姓们种植的土豆和红薯,可以饱腹,亩产更是达到三四千斤,更是没有让人相信,大部分人是认为贺知章好大喜功,想获得政绩,从荆州调回京城。

好在贺知章得当今陛下信任,没有跟文武大臣一致否定,而是派人去调查。、

现在黎文清和南护卫两人证实了,贺知章所言不虚,事实更甚于所言。

片刻后,黎文清立马跟南护卫道,“走,我们去府衙!”

这个时间,贺知章只会在府衙办公。

黎文清心情满是激动的跑回府衙,一见到贺大人,心情难以平复。

他直接说道,“贺大人,我听说这土豆和红薯的种子,你们官府准备了上千万斤,是不是?”

贺大人放下手中卷宗,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