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相视而笑,基本上心里有数。
“对了,你想在这开办私塾?”元卜早就想问,包括为什么到现在他压根看不见一个地方有私塾的。
明月儿点点头,看到明钱儿出了屋子小跑过来,便揽着他揉着他的脑袋,温声笑道,“十里八乡都没有私塾,只有临城有,想要去上学,就需要一大笔的银钱支持,这十里八乡有几家人在温饱之余还有多余的闲钱?会写字的人少之又少。但如果修了路,三不有村属于中心位置,建立私塾让孩子们学习,将来就能带领乡亲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明月儿想得远,“但我现在是什么都忧啊,好多事我都没着落呢,要是村里有一个人拒绝,恐怕这事就成不了,要是朝廷能有点政策什么的就好了。”
“何为政策?”听她话的意思,应该是猜出自己与朝廷有些牵连在里面了,元卜没打算否认,如果真能帮百姓走向富饶的话。
明月儿坐下,用手指着桌子上画圈,“比如允许百姓开垦荒地,为他们立册分地,又比如修路有补贴,就是给银子也好,粮食也好,让百姓对修路积极一点,毕竟修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要是天灾人祸的,还能就近去避难。”
这番话,点醒了元卜,甚至想到两国交战,援兵的速度都快加快,但也有弊,敌军侵入亦更快。
“干活干活。”知道元卜听进去了这番话,明月儿则把心拉回了干活上,继续做着竹子。
但没料到,今天的客人异常的多,她还削着竹子呢,便又有人敲门。
明钱儿嘟囔着,“又开始了。”不情不愿的拉开了院门。
是镇长和他的女儿一道来的。
镇长还拿了不少东西来,拎着进门时笑嘻嘻的。
明纤纤拿着一个精致包装的东西,自进来后目光就落到了元卜身上。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她压根抑制不住的情感外泄。
明月儿看了一眼,就晓得对方的心思了,邀着镇长进屋坐时,她还深深看了一眼元卜。
元卜不瞎,冷冰冰的白了对方一眼,跟在明月儿身后进屋,拿出茶杯倒水后,坐在月儿身旁。
这模样,活脱脱一个小媳妇儿样的。
“你们二人定亲了?”明纤纤直接打断了父亲的客套话,居高临下的看着二人很是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