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石像也不知用什么石料雕刻的,颜色十分接近沙子的颜色,周围的石像也是同样的材质,只不过有小有大,神情也不一样,有些诡笑着、有些怒、有些悲,神态千奇百怪,仿佛浓缩了人类自诞生以来的所有表情,灯光打过去,只能看见一个个冰冷僵硬的人影,如同排着队的幽灵,完全看不到尽头。
杨博士惊叹的四下张望,道:“天呐,这里究竟有多大,这么大的空间,居然可以千年不倒。”空间越大,建筑整体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能至今不倒,不得不说是一大奇迹。
看到这些魔鬼鸟的石像,我几乎已经可以肯定,我们已经进入了神殿中,即使不在神殿里,应该也在它的附近,魔鬼鸟是庞夏古国崇奉的神灵,出现这么多魔鬼鸟的地方,应该是庞夏鬼神文化的中心了。
由于空间过大,而我们光源有限,因此要想找到大伯等人留下的踪迹,恐怕要颇费一番功夫,三人一合计,于是决定分成两组,分头搜索这个庞大的空间。其中王哥单独一人,我和杨博士两个伤患组队,也好互相扶持。
紧接着,我们便分头行动,在手电筒昏黄的光芒下,打量周围的环境。
顺着石雕走下去,大约行了二十步左右,我们眼前出现了一根粗壮的石柱,上面用浮雕的手法,雕刻了很多离奇诡异的场景,大多是祭祀的场景,但奇怪的是,画面里的人和魔鬼鸟,竟然混杂在了一起。
我和杨博士都看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真如郝教授之前猜想的一样,庞夏古城在某一时期,曾经大量祭祀魔鬼?浮雕中人和鸟融洽相处的场景,是否意味着魔鬼鸟曾经打量繁殖过?
这么一想,我便将自己的疑惑告诉杨博士,她眉头微蹙,道:“或许是另一种意思。”
“另一种意思?是什么?”不得不承认,她确实有不同于寻常人的思维。
杨博士用两根手指指着石柱,一根手指按着一个人物造型,另一根手指,按着人物旁边的魔鬼鸟造型,若有所思的说道:“或许,他们想表达的是,人就是魔鬼鸟,魔鬼鸟就是人。”
我愣了愣,道:“你是说,人神合一文化?”
杨博士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人神合一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宗教崇拜中都能找出典型,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基督教。基督教崇奉上帝,但同样,上帝的信徒也被称为神子,一但归于上帝,便是神的儿子,只不过暂时留在人间修行。这就是很典型的人神合一的文化,这种现象,不过是佛教还是道教,我都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例子都是很正面的,我可以理解古人的宗教崇拜情节,但将人和魔鬼鸟混为一体,这是不是太诡异了?
毕竟,魔鬼鸟怎么看都不像是神灵,或许是因为它们酷似与人的外貌,加之又有鸟羽,形象酷似中华神话传说中羽化飞升的神仙,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受到庞夏古国人民的推崇。
我将自己的分析说给杨博士听,她赞同道:“你说的很不错,其实你有没有发现,这座古城的建筑结构,虽然有很明显的西域特点,但在很多地方,同样运用了当时的汉人建筑特点,从这一点上看,关于古庞夏人是汉族移民的说法,是非常成立的,而且羽化飞升,也是汉族神话,这一点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