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解开这一段文字,或许会有发现,但我毕竟不是什么考古学家,虽然很好奇,但也没有深究,王哥说事不宜迟,鬼蛟还有一个余党,怕会对我们不利,还是早将事情了了。
我这才回过神,两人开始顺着石阶往第三层走,一时间心中激动,不禁臆想纷纷,这第三层,究竟会有什么宝贝,不老的秘方,还是千年前的古药?亦或是更多不为人知的东西?鬼魂陈这次来究竟要寻找什么?
我们缓缓踏上三楼,一路上小心翼翼。
顺着手电筒的光芒可以看到,三楼也是一个圆形的空间,只不过摆放了一些立柜,使之看起来四四方方,这些立柜造型不一,有些看起来似乎只装药的,但有些却看不出用处。
我们担心有机关,一路都很小心,几乎是步步为营,紧接着,我们大约走到了中央的位置,环顾四周,除了一排排的立柜,便再无其它,王哥指了指那些柜子,道:“你们要找的东西,应该就放在里面。”对于谢老头和鬼魂陈要找的东西,我一点儿兴趣都没有,立刻用手电筒逐一照过,想看看能不能发现龙骨的踪迹,只不过年久日深,从外表上,也看不出任何痕迹了。
就在这时,王哥突然拍了拍我的肩膀,声音低哑道:“看那里。”他的手指着黑暗处,那里是灯光与黑暗的交界处,显得光影交驳,朦朦胧胧很不好辨认,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王哥指的是房屋的角落处。
第三层的整体布局,如同圆圈里套着方块,方块链接处,自然而然的露出了一些窄墙,只见那面窄墙上,是一幅竖直的壁画。
壁画已经有些年头,再加上空气流通,表面的色彩已经斑驳,看不出画的是什么,但根据色调比较深的线条来看,上面画的是一幅杏林图。
我们称赞一位医生,经常会说他是杏林高手,这其中有一个典故。
据晋代葛洪所著《神仙传》记载:三国时期东吴有位叫董奉的名医,他医术精湛,长年隐居深山,为人治病却不收报酬,凡患重病被他治愈者只需在其宅边、园内栽下5棵杏树。
光阴荏苒,栽下的杏树也愈来愈多。到了收获季节,只见红杏竞秀、压弯枝头。董奉便在茂密的杏树林中建一间草屋,对前来买杏的人不收钱币,而以米粮交换。董奉用杏换来的米粮年年堆满仓,他用这些谷子救济贫困百姓和路过该地缺少盘缠的人。
自此,“杏林”一词便成了中医界的代称,“杏林高手”便代指医术高超的医生。
类似这样的画,经常会出现在医者的房间里,这些不足为怪,但真正令人奇怪的是,有一串脚印,一直蔓延到了杏林图旁边。
我和王哥自从上三楼后,生怕触动机关,因此一直形影不离,我敢发誓,我们两个也是刚刚才发现这幅杏林图得,这串脚印,绝对是不属于我们的。
王哥让我看的,就是那串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