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3军早已经成立,不过军长的人选一直没有确定下来,直到10月11日,军委会才下达了正式的任命,又张冲出任新三军的军长。
张冲上任的时候,106师团已经开始突围,标志着武汉战役已经接近尾声,客观来讲,即便是张冲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建树。
这是大势所趋,不是几个人的意志就能改变的。
张冲出任新三军的军长以后,考虑到部队的实际情况,基本上以新兵为主,就连基层军官都是头一次上战场,战术思想落后,谈不的对敌经验,于是开始趁着重组的机会大范围的调整。
即便如此,部队还是在崇阳吃了败仗,而且败得很惨,跟禹王山时期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面,失利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没想到败得这么惨,之前有人跟闵锋提过,新三军的战斗力不强,甚至出现了团长找不到阵地的情况。
这话不假,张冲接手崇阳的防务以后,及时做了调整,有针对性的制定了防御计划,可是还不等部队进入制定的位置,小鬼子就先一步抢占了阵地。
阵地之前是在友军手里的,交给新三军没什么问题,可是没有当面交接。
也就是说,还不等新3军的热赶到,阵地上的部队就已经撤离了,这跟当初60军进入禹王山阵地的情况几乎雷同。
张冲得知这一情况以后,暗叹一声,知道大势已去,于是带着队伍去了九宫山,准备在那边建立根据地。
从张冲的立场考虑,这没什么问题,毕竟他早就跟延安方面走在一起。只不过,张冲没想过这么快脱离委员长,仓促应变,难免漏出马脚。
就这样,崇阳失利的责任全部堆到了张冲身上,不仅如此,通供(防止和谐)的罪名也落到了张冲头上。
老蒋憋了一肚子气,正愁找不到人开刀,飞到衡阳以后,电令严办张冲,甚至要求将张冲革职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