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中尉意思到不对劲,不过没想那么多,满不在乎的说:“应该是山里的乡野村夫,根本不足为惧,我这就带人把他们抓回来。”
“愚蠢!”鬼子少佐神情凝重,一字一句的说:“他们可不是一般的乡野村夫,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我们遇到大麻烦了!”
鬼子中尉一头雾水,好奇的盯着鬼子少佐手里的弩矢看,试图找出一丝端倪,不过最后还是失败了,见鬼子少佐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终于意识到了不妥。
鬼子少佐之所以这么紧张,完全是有道理的,之前闵锋在阻击第9师团南下岷山的时候,在山里跟一波小鬼子打了一仗,那也是闵锋头一次把手弩用到战场上。小鬼子用了毒气弹和烟雾弹,依然还是吃了大亏,接着又被闵锋当着记者的面打透了一个鬼子指挥官的胸膛,一度上了小鬼子的报纸。
说来也巧了,当初被闵锋击毙的那个鬼子指挥官,竟然是这个鬼子少佐的堂哥。
再次看到同样的弩矢,鬼子少佐第一时间想到了闵锋这支队伍。
战争的诡异之处就在于此,讲求的是实力的对比,还有战术的运用,可是不能忽视的是,其中存在很多偶然的因素。
很多战役的决定因素不是实力和战术,而是很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这些细节看似毫不相干,可是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比如矶谷廉介的狂妄自大,急于求成,造就了台儿庄大捷;又比如寺内寿一的平庸,香月清司的不作为,加上友近美晴的擅自决断,无视了大本营的命令,让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孤军深入,陷入重围;再比如寺内寿一、桥本群、稻田正纯这些人的共同“努力”,放着大好的形势不出击,而是一味求稳,置津浦线于不顾,错失了直取武汉的最好时机,无意间帮中国人争取了几个月的备战时间等。
这都大事儿,影响深远,决定于一念之间,也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而这些细节的发生,又是人为造成的。
现在的情形就是如此,一系列的巧合事件,让闵锋跟这个素不相识的鬼子少佐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导致不用闵锋刻意做些什么,小鬼子就迫不及待的追了上来。
这是闵锋没有想到的,见小鬼子倾巢出动,嗷嗷叫着对他们穷追猛打,以为小鬼子跟他有着同样的考虑,担心他们袭击松浦的指挥所,赶紧招呼大家往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