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样,那就分头走吧,到了亳州再说。
在卢汉他们离开之前,已经有不少部队赶往了亳州方向,这是撤往大后方的通道,即便是掉队的人也知道应该怎么走。
沿途再次看到成群结队的人,有些是成建制的,有些是已经掉队的,汇聚成一股洪流,再次被小鬼子的飞机盯上,成为小鬼子屠杀的目标。
眼下这个时候,国人知道徐州地区的部队跳出了小鬼子的包围圈,广播和报纸都在称赞守军这次打了一个漂亮仗,丝毫不知道撤退途中的惨状。
用这个参谋的话来说,从永城到亳州这条路上,尸体随处可见,尤其是到了东沙河,小鬼子的战斗机群重点袭击了这里。
一个又一个的士兵倒下,河水被染红,漂浮的尸体被河水冲刷到下游,有些人还没死,挣扎着想站起来,可是受了伤,根本没办法办到,于是大声疾呼,向后续跟上来的求援。
到了这个时候,侥幸活下来的人已经顾不上这些受伤的人了,很多部队已经失去了指挥,士兵们目睹了眼下的惨状,内心被恐惧填满,对死亡越发麻木不仁。
即便是有人试图上去营救,可是在飞机的驱赶下,在求生意志的作用下,人群汇聚成一股洪流,争先恐后的往前挤,前面的人根本停不下脚,只能跟着人流往前移动,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不让自己倒下。
大声求援的人开始绝望,挣扎了几下,终于安静下来,紧接着又有人开始大声呼喊,然后安静下来,接着又有人呼喊,如此反复。
卢汉带着人赶到的时候,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飞机在头顶呼啸,对着过河的人群狂轰滥炸,目的很明显,就是要迟滞大部队过河的速度,为跟上来的鬼子部队争取时间。
即便如此,依然浇不熄人们求生的本能,前面的人受伤倒下,后面的人继续往前挤,对受伤倒下的人无动于衷,更是无视了飞走头顶的鬼子飞机。
如果这一幕出现在银幕上,观众们可能会骂娘:这里有这么多人,手里都有武器,为什么不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