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徐州沦陷
就这样,闵锋终于得知了卢汉的下落,并且于当天晚上往卢汉那边赶。
这样一来,除了徐家强他们几个,好像所有人都撤出去了。
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刘汝明吃了败仗,也不是负责殿后的张冲没能撤出来,而是因为徐州火车站还有三千多号行动不便的伤员等着转移。
刘汝明这次打得不错,没有被小鬼子的大军吓到,硬是拖到了最后一刻,眼看着小鬼子就要将他的68军包围的时候,这才在最后时刻从缺口跳了出去。
这一仗是刘汝明戎马生涯的高光时刻,要不是因为他的存在,几十万中国军队不可能有序撤出去,应该被人记住,也值得人去细致研究。
当然,撤退就是撤退,改变不了打不过的事实,所谓的有序撤退,指的是在没有溃败,并且没有太多伤亡的情况下主动撤退。
既然是这样,势必还是会有不小的伤亡,只不过放在五十几万的人堆里,显得不要么重要罢了。
徐家强带的那群新兵是被牺牲的人,留在徐州的那三千多伤兵同样也是,后世的战史研究者在说起徐州会在的时候,大多都会称赞李德邻这一仗打得漂亮,有意无意的忘记了牺牲的这些人。
这倒不是在有意抹黑李德邻,也不是嘲讽战史研究者,只能说抗战时期,牺牲了太多默默无闻的人,以至于显得微不足道。
或许这就是历史让人着迷的原因,有很多细节无从考证,也有些事情是没办法解释的,比如这群伤兵为什么没有撤出去,一直都是一个谜团。好比汤恩伯这个人,徐州会战期间,名声实在不怎么样,可一直被小鬼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看起来十分矛盾,没办法解释一样。
再说张冲,滇军的情况已经这样了,面临的压力不用多说,以张冲当时的条件,带走三百人或许没问题,可是想要一下子把三千伤兵带走,绝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