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视觉冲击,势必会带来极大的压力。
好在安恩溥早有准备,而且小鬼子给足了时间,182师的官兵不仅在山上构筑了掩体,更是在锅山和青岗山之间埋下了伏兵,多少有些底气,就等着小鬼子过来。
等到小鬼子靠近,并且进入伏击圈以后,安恩溥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命令一下,埋伏在山脚下的人火力全开,步机枪一起开火,同时将一枚枚手榴弹扔了出去,将先手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一时间,枪爆声大作,密集的子弹交织成一张火网,封锁住两座山峰之间的空间,手榴弹也在敌群中间炸响,升腾起一团团橘黄色的火光,汇聚到一起,成片翻涌,夹杂着硝烟和粉尘,在小鬼子中间弥漫,中招的小鬼子惨叫连连,陷入一片由血与火构成的天地。
只不过,除了鬼子步兵,冲进来的还有大量坦克和战车,无惧子弹和弹片的杀伤,突然加大马力,犹如暴怒的钢铁巨兽,咆哮着,穿过硝烟弥漫的战场,继续朝前横冲直撞。
小鬼子的这种打法很反常,坦克和战车不急于火力压制,而是吸引火力,全速推进,一下打乱了滇军的节奏。
敢死队准备好了集束手榴弹,可是根本没机会撵上去,几个滇军奋不顾身的往外冲,被早有准备的鬼子步兵集火,就此倒在冲锋的路上。
不多时,小鬼子的坦克和战车已经冲出包围圈,远远的将鬼子步兵甩在后面,似乎是要让后面的小鬼子自生自灭。
这种打法更不常见,安恩溥急了,一边命令伏击的部队趁机消灭鬼子步兵,同时紧急调动预备队,试图消灭落单的鬼子坦克和战车。
办法没毛病,只是能奏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