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伯的对手是谁呢?
答案是香月清司,1928年,济南惨案中有他的影子,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有他的影子,1937年,七七事变中也有他的影子。
卢沟桥事件后,香月清司担任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同年8月就任华北方面军第1军司令官,负责河北省的作战,得知汤恩伯要跟他叫板以后,竟然一口气调动了三万多人,同时调集大量飞机,坦克和大炮来对付汤恩伯。
在这三万多人里面,就有板垣的第五师团,配属他作战的人可不是跑龙套的,铃木重康的第11旅团就是其中之一,这可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由关东军组成的旅团,战斗力可想而知。遇到这样的局面,换做是一般人,只怕早就跑了,可是汤恩伯没跑,接到命令以后,第一时间联系了三十五军军长傅作义,六十八军军长刘汝明,邀请二人协同作战,并且达成一致,由汤恩伯负责在正面阻击敌人,傅作义和刘汝明在侧翼策应。
闵锋此刻梦到的场景,就是接下来的一幕,一个差点让汤恩伯陷入灭顶之灾,从此性情大变的一幕。
战斗开打以后,汤恩伯在正面跟板垣血战了十八天,双方均是死伤惨重,尤其是汤恩伯这边,老底打光了一半。
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队伍减员过半意味着什么。
这会的汤恩伯倒也硬气,不仅稳住了部队,没有出现溃败的情况,继续奋力阻击,可是迟迟不见两侧的援军。
这下可把汤恩伯急坏了,派人一打听,先是听说东条英机把膏药旗插到了张家口,傅作义别说是救援,自保都成了问题,已经指望不上了。
再看刘汝明这边,被东条英机打得一败涂地,早就往西南撤退了。
当时的刘汝明其实还在迷茫,一度犹疑过,抗战意志算不上坚定,虽然答应了汤恩伯的请求,其实压根就没积极配合,加上东条英机给他来了一记重拳,哪还有能力侧援汤恩伯。
汤恩伯气得直骂娘,赶紧给老蒋发报,后者没有含糊,下令卫立煌带着第十四集团军火速驰援,恰逢天降暴雨,卫立煌只能望洋兴叹。
汤恩伯绝望了,被迫撤退,带不走的重武器就地损毁,伤员也只顾得上轻伤员,就这样连夜从桑干河突围,可谓狼狈至极,一路逃到山西代县才缓过气来。
这一仗,对汤恩伯的影响极大,从此以后,格外注重保存实力,战前战后,汤恩伯的口是碑截然不同的。被这一仗影响的还有另外一个人,那就是被东条英机打得一败涂地的刘汝明,战前举棋不定,战后意志坚定,蜕变成一员名副其实的猛将。
这一仗,就是著名的南口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