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仲理解卢汉的难处,当时就给李宗仁打了电话,可是李宗仁也不是开工厂的,更没有料到坂本顺会突发了疯似的发起进攻,根本没有事先准备,短时间上哪儿给他弄炮弹去?
再说了,徐州地区有50个师,将近六十万人,打仗的不只一个六十军,到处都在要补给,李宗仁真的是有心无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李宗仁目前的处境。
卢汉可不管这么多,当时就说了,要是禹王山丢了,他可以站出来偿命,可是,他的人头不会让小鬼子停止进攻,一旦小鬼子在禹王山打开缺口,谁来为这件事情负责?
李宗仁没办法,只好把主意打到了其它部队身上。
早在三月底的时候,老蒋就从各战区调集大批军队,使第5战区的兵力由29个师增加到64个师又3个旅,共达60万人。
同时,还从中央军里把胡宗南、黄杰、桂永清、俞济时、宋希濂等部布置于豫东,作为徐州的后援力量。
也就是说,经历了台儿庄大战以后,除了三百里防线上的50个师,后面还有大批人马枕戈达旦,这些人可都是精锐,既可以作为后备力量,又可以作为督战队,装备自然差不到哪里去。按照卢汉和孙连仲的想法,既然战事在他们这里开打,补给自然优先供给他们,必要的时候,还需要从预备队里紧急调拨弹药支援前线。
这话没毛病,可是有个问题。
早在台儿庄战役打响之前,老蒋就会同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林蔚,刘斐等人讨论过是否打的问题,当时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徐州应该守,但最终必然守不住,应该避免大量投入兵力在平原上跟小鬼子的机械化部队作战。
老蒋当然知道这些,可是他有他的考虑,当时就说了:“凶狂怕什么?我们可以增调兵力。徐州必须死守,因为在徐州决战,可以争取时间,保卫武汉。徐州守得越久,我们争取的时间就越多,就可以把保卫武汉的准备工作做得好一点。”
就这样,徐州会战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