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亡羊补牢
锅山和禹王山相隔四五百米,中间只有一个小山包,算得上是一马平川。
小鬼子不是不知道两边的山上有人,可是没有丝毫迟疑,就在守军的眼皮底下挺进。
按道理说,守军占据着地利,两边的人跟小鬼子都只隔着两三百米的距离,应该很容易把伏击圈内的小鬼子拿下。
看起来也确实如此,步机枪响起以后,小鬼子成片的倒下,可伏击圈内的小鬼子死也不突围,而是就地卧倒,充分利用中间的小山包构筑掩体,不少人还用尸体作为掩体还击,用意很简单,就是要拖住两侧的守军。
到了这个时候,小鬼子强悍的一面充分体现出来,虽然人少,还处在不利的地形,依然没慌乱,有条不紊的组织反击,打得十分有章法,居然在枪林弹雨中稳住了阵脚。
冲出谷口的小鬼子没再追着佯装撤退的人打,而是就地构筑防御,挡住反杀回来的滇军,同时分出一部分人策应被夹击的小鬼子。
安恩溥之前不愿意动手,就是不想过早暴露,可是爬到谷山上一看,进入伏击圈的小鬼子就像一颗钉子一样插在他的防线中间,怎么打也打不掉,像是一根扎在喉咙上的刺。
打了一会儿,安恩溥急了,心一横,说:“不能再这么打了,再等下去,不仅吃不掉这些小鬼子,还会被他们隔断。传令下去,让山上的人冲下山坡,给我把这个口子堵住,让佯退的人从背后进攻,同时告诉郭建臣,必须给我把前面的小鬼子堵住,再把特务连也派出去,配合他们把小鬼子的先头部队吃掉。”
闫旭说:“这样一来,伏击就没有意义了,我们根本不知道还有多少小鬼子没进来,现在出击,还不如之前打阵地战,伤亡会很大,而且,师部的安全也没法保证。”
“要是防线丢了,还要师部干什么?”安恩溥又急又怒,倒不是在气闫旭,而是在生自己的气,毅然决然的说:“事已至此,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如果不尽快把中间的小鬼子吃掉,小鬼子只会越打越多,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出了纰漏,只能亡羊补牢,用人命去填。544旅郭建臣的一个营守在枣庄营的西南方,算是最后一道防线。
命令就这样下达下去,下达命令的安恩溥心如刀绞,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开始痛恨自己,觉得自己是把兄弟们往火坑里扔的罪人。
实际的情况不比安恩溥想的好,冲锋号一响,埋伏在两侧的滇军果断离开掩体,冒死从两侧对下面的小鬼子发起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