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闵锋好奇的问。
“昨天我哥就说了,队伍要找咱们买铁锹,叉子,耙子啥的,越多越好,我哥怕耽误事,昨天晚上就挨家挨户的找人支前,今天一大早就出去收东西了。”赵小花热情介绍,自豪的说:“你看,就这么一会儿,送来这么多东西!”
“还是群众的力量大啊!”闵锋有感而发,别看梁振邦他们干着打杂的活,可是作用一点也不小,这里跟台儿庄离得这么近,可是群众基础完全不一样。“你们这两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还不赶紧请到屋里说话。”赵母肖玉红端着水杯走过来,“累了吧,喝口水,歇歇脚,铁柱应该快回来了。”
“谢谢!”闵锋被一家人的热情感染,问:“我看村里人都挺慌的,你们怎么一点事儿也没有?”
“怕啥,我哥说了,你们是真心打鬼子的人,只要有你们在,小鬼子就打不过来。”赵小花很乐观,活脱脱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闵锋报以苦笑,不知道应该夸她勇敢,还是应该说她无知者无畏,想到她们还未过门的嫂子的遭遇,决定什么也不说。
赵铁柱及时出现帮闵锋解围,和一帮青壮年带回来一批工具,同行的还有一个虎背熊腰的中年人,经过赵铁柱介绍,此人是他爹,是村里的铁匠,因为打得一手好铁,远近闻名,人送外号赵铁锤。闵锋有些无语,心想这不就叫差辈分了么。
“赵铁锤”似乎习以为常,“没事儿,大家都这么叫,自从有了他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村里人没少拿我开玩笑,不过没关系,只要铁柱有出息,怎么叫都行。”
“您可真是个好父亲!”闵锋拱手笑道,赵铁锤说得很自豪,给人的感觉就是个豁达之人,不拘泥于这些小节。
赵铁锤一笑处之,“还有一些没搬过来,算一算,应该各有五六百把,你看够不够,如果不够,我再去铺子里打一些,晚点你们再派人过来取。”
“够了。”闵锋点头不跌,好奇的问:“你们怎么这么快就收集了这么多?”
“都是我爹的主意。”赵铁柱说:“村里一共三百多户人家,本身就有不少,马上就要打仗了,谁还用得上这些,听说队伍上需要,大家伙就都拿出来了。”“行,帮我记上,回头我把钱给你们送过来。”闵锋牢记着张冲的话,滇军不能占老百姓的便宜,拿了东西就得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