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难兄难弟

狙击阵地 落日孤狼 1359 字 3个月前

赵继昌通过腰刀认出赵克的尸骸,含泪将骨灰和腰刀包在衣服里,从此腰间多了一个包裹,一直带在身边,从不离身,最后带回云南老家安葬。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据称赵继昌后来找到了一封赵克未写完的家书,家书全文如下:慈爱的双亲,现在我们已经加入台儿庄战场了。儿已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去和敌人肉搏。此后战场上的消息请你老人家别要担心,同时亦怕不可多得了吧!伯父以及三四姐、惠珍等各处的信,情况上也不许可我安静地一一问安。飞机在不停地抛炸弹,大炮不住地咚咚响。不写了。敬祝福安。不肖儿师韩跪禀。

不管怎么样,难兄难弟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

战斗结束后不久,武汉的一家报纸特意报道了两人的事迹,称其为难兄难弟。

赵继昌见闵锋这么大的反应,狐疑的问:“怎么了?”

闵锋认真的看着这个朴实的凤庆汉子,欲言又止,特意看了一眼他的腰间,果真看到一个布包,暗叹一声,岔开话题说道:“没什么,就是觉得有些奇怪,知道狙击枪的人很少,你怎么会听说这个?”

赵继昌没想那么多,介绍到:“在武汉的时候,上面给我们派了几个洋鬼子,说是德国来的军事顾问,我听他们说起过,这个东西叫狙击枪,还说我们中国人不识货,白白糟蹋了好东西,听着就来气,所以记得很清楚。”

赵继昌这话跟历史对上了,早在1935年,德国军事顾问就建议国民政府重视狙击手的作用,随后国民政府从德国订购了120支配置有光学瞄准镜的1924式重枪管型猎枪,也就是世人熟知的毛瑟98K的前身。

枪到了以后,国民政府从中央教导的挑选了300个枪法出众的人,由德国顾问专门训练,八一三会战爆发之际,美国华人又向国民政府捐赠了1200支雷明顿30式猎枪,同样配有光学瞄准镜。

这些枪基本上就是当时中国全部带有瞄准镜的狙击枪,淞沪会战期间,给小鬼子造成了大量伤亡,只可惜淞沪会战打得太惨,狙击手的训练还未成型,大部分枪手和枪支都打光了,没能最大限度发挥这些枪的作用,不怪德国人说我们暴殄天物。

换句话说,眼下这个时候,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军人来讲,带有光学瞄准镜的狙击枪是极为陌生的武器,别说是正确使用,就连见过它的人都很少。

闵锋虽然侥幸弄到一把小鬼子的狙击步枪,不过最中意的还是毛瑟98K,听赵继昌说滇军里面还有懂狙击的德国军事顾问,心思活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