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直奉皖大战起

..........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沪市的变化却如同沧海桑田,让人目不暇接。

街道改造工程已经接近了尾声,整个沪市焕然一新,让每个初来乍到的人都不由得惊叹。

他们仿佛置身于西方的大都市之中,那种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沪市的新面貌,不仅仅是外表的光鲜,更是内在的活力与进步。

电网改造工程也进行得异常顺利,家家户户都通上了电,夜晚的沪市不再只有星星点点的光亮,而是灯火辉煌,照亮了每一个角落。

这在大夏的其他地区是难以想象的,许多地方还依赖着油灯和蜡烛,而沪市已经迈入了电气化的时代。

与沪市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隔壁的租界。

曾经,沪市的老百姓羡慕租界内的洋人生活,那里有着更为整洁的街道,更为先进的设施。

然而,现在情况彻底反转,租界内的洋人开始羡慕起沪市的生活环境。

沪市的许多方面,甚至做得比他们自己的国家还要好。

在刘家军的军营中,新兵战士们经过艰苦训练,已经从初来乍到的新兵蛋子蜕变为了战士。

刘家军的各部队也已顺利完成扩编,士兵们身着崭新的军装,士气高昂。

不夸张地说,以现在刘家军的实力,单挑大夏前三的军阀毫无压力,就算他们联合起来,也有一战之力。

刘家军已经成为了大夏唯一一个拥有海陆空三军的军阀势力。

更重要的一点便是,刘家军已经完成了机械化换装,每个师都装备有上千辆重型卡车,使得部队的机动能力极快,全速行军状态下轻松日行300公里,这对大夏其他军阀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崇明岛上的胜利兵工厂,工人们正三班倒地忙碌着,机器的轰鸣声昼夜不息。

生产线上,一件件武器装备被制造出来,然后被迅速打包,送往仓库。

这些武器弹药是为接下来的大战准备的,它们是刘家军的利剑和盾牌。

兵工厂的仓库区,上百个大仓库整齐排列,里面堆满了各种武器装备。

光是子弹就超过1亿发,炮弹存储量更是达到了千万发的规模,完全能够支撑起10万大军连续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