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

姚家娘们 皂角 1388 字 3个月前

“妈——”水鹃扑在她妈身上,哭得死去活来。也许是亲人之间的心灵感应,水鹃刚起床就觉得心里扎痛,焦慌不安,突然想妈的情绪很强烈,于是不顾一切地跑回来。她无颜埋怨大姐不通知她,她恨自己不懂事,欠妈的养育之恩没有回报,现在为时已晚,哭也无用。

金鹃冷冷地看着小妹,没有扶她,也没有劝她,甚至用手示意要劝慰的邻居,意思是由她哭去吧。姚家本来就是独户,和姚娘差不多大的人们,已是儿孙满堂,如果不是蛋蛋强充个人数,只怕连个摔纸盆的都没有。金鹃除了悲伤,还要打起精神操办姚娘的丧事。

按照习俗,尸体穿戴整齐放在木板上,脸上盖一张纸比喻阴阳只隔一张纸。设灵堂摆供品的大方桌放在死者前边,地上铺上麦草和席子,放一个不可缺少的瓦盆供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来焚纸吊念,劝孝子节哀顺变,然后就帮忙做事。第二天,择吉时入殓装棺,棺盖没有扣死,供没到的亲人最后看一眼。第三天起丧时才钉死择吉时入土为安。

村里人都来帮忙,大家念叨着姚娘的为人,好像都承认姚娘是个德才兼备、乐善好施、通情达理、难得的好女人。对她的病逝深表同情和惋惜,抱怨上天的不公平,也都尽心尽力的帮忙。尤其对金鹃的孝顺大家赞不绝口,更是佩服金鹃在姚娘断气的时候,喉咙憋得难受,是金鹃用嘴吸出那口痰,她妈才咽下最后一口气的,连几个老人都反胃得想吐,真的是血浓于水的感情无人替代。这个平时干净、讲究的女子为她娘做的这件事,在高窑村史无前例,众相传颂。使人们对姚娘的教育深深敬慕。女儿在她妈身边一直伺候,把姚娘收拾得干干净净,房间里没有难闻的气味。三个女儿只有金鹃养老送终,他们赞叹金鹃才是姚娘命中的亲人。

山河终于在第二天的下午赶到,掀起棺盖看了姚娘最后一眼。她躺在棺材里像睡着一样,安详、慈善。山河哭叫着,喃喃自责。对女婿的哭声,人们不为之动容,对山河的归来都抱着异样的感觉。

姚娘的葬礼很隆重。三个女儿给请了八口乐,就是四个吹唢呐的,一般人家是四口乐,两个人吹的。金童玉女,十二杆纸活。比有儿子的都齐全。虽然亲戚很少,但送葬的人却很多,花圈的数量证明了姚娘的声誉。

礼宾先生主持下葬程序,专门安排了金鹃悼念祭文,金鹃声声催人泪下,句句感人肺腑,把姚娘一生的艰辛、坎坷、痛苦、屈辱、勤劳、善良、谦虚、谨慎、豁达、乐观、开朗、大度的胸襟和经历,为人处事的态度,一一表达出来。坟地里一片唏嘘之声,是人们对姚家娘们刮目相看,为姚娘调教出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女儿翘起大拇指,点头称赞。有人叹息地说:“猪下一窝不如宝葫芦结一个。瞧瞧人家比有儿子的都强。”

金娟读完祭文,扑在棺材上哭晕过去,搀扶的人掐人中,呼唤金娟的名字,周围的人看着金娟都为之动容,唢呐声也沉默下来。

礼宾先生按着时辰进行着下一步,下棺——

随着礼宾先生的吆喝,铁炮嗵、嗵、嗵的三连发响彻天空,震耳欲聋,接着唢呐声又吹了起来,很多人就把棺材抬起来比划着放到地下的坑里,就在大家开始用铁锨铲土给坑里填的时候,金娟猛地挣脱身边搀扶的人,忽地跳了下去,趴在棺材上,张大嘴巴用沙哑的声音喊着:“妈——女儿跟你一块去!妈——你怎忍心丢下女儿?妈——我活着还有啥呀!妈——你咋舍得丢下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