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这一场的战役中就想到下一场的战役怎么打。
你以为楚云飞厉害在哪,炸毁山本特工队的汽车还是悬崖边扔手雷的阻击。
这种战术的成功,至多能让楚云飞坐稳358团这个主力团的团长位置,却没法让他成为中央军王牌整编师的师长。
要知道,整编师可不是师,对应的可是抗战时期的军级单位。
对大局的掌握,尤其是对下一次战争的预言,才是楚云飞真正厉害的地方。
可惜的是,汉军的众将显然并没有如此的大局观。
而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当即便是有人建议道:“既然曹魏与孙吴的主力皆已经覆灭,那还何必纠结先打谁,一道发兵灭了便是!”
话音落,还真就赢得了不少人的认同。
倒还真不是众将膨胀了,实在是魏、吴两家都已经没有了可以对抗自己的资本。
在众将的想法中,大军所到之处,不说是传檄而定吧,也几乎难以遇到什么阻碍。
而且,两边一起进攻,还能缩短统一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应该说,此言几乎是说出了在场大多数人的心声。毕竟,谁不想尽快完成统一的大业呢!
当即,众将也是将目光投向了丞相和马谡。
应该说,论起一统天下之希望,在座的没有一个会比丞相更为地迫切。
可面对来自众将的呼声,丞相却是摇了摇头,随即也是说道:“若论一统之业,无有比吾心之更甚者也。”
环视过众将,丞相也是接着说道:“然,欲速则不达,古之至理也。
今洛阳一战过后,我大汉虽军力占据优势,但细细算来,亦不过占据益、凉、雍、并、司、荆六州之地而已,而曹魏与孙吴,仍旧占有冀、青、徐、扬、幽、兖、豫、交八州(雍凉本为一州)之地。
故,曹魏与孙吴,并非无反抗之力也。
当年,秦统六国,早已无敌于世之秦军,尚且未曾两线作战,如今我军不过稍占优势,如何能兵分而战?
今日之曹魏,比之当年之赵国,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赵国尚能在李牧指挥下与秦军周旋,魏国何不能哉?
今日之东吴,亦胜过当年之楚国,攻虽不利,守却有方,昔秦轻楚而进,乃有李信之大败,今若我军亦分兵而进,亦难免重蹈覆辙。
故,分兵之言,可以止矣!”
面对丞相有理有据的分析,众将自然也是纷纷宾服,道:“是,谨遵丞相教诲。”
微微点头,丞相随即也是看向了马谡。
马谡自然会意,随即也是接着向众将而道:“如丞相所言,狮子搏兔尚尽全力,今吾所可战之兵,尚有三十万,然光是看管、押送俘虏便需数万之卒,控制江夏、洛阳等关键节点,控制防范吴军亦需数万之兵马,故,可供我军进攻之用者,仅在二十一二万上下。北上或是南下,还请诸将军言之。”
“二十一二万。”众将随即也是在心中重复着马谡的话语。
不多时,终于是有人站了出来,道:“禀丞相,将军,末将以为,魏军经此战已经再无还手之力,即便再度征兵,其骑兵、步卒亦皆不足为虑,反倒是东吴方面,若假其时日,再征水军,我军反倒不利。故此,或可趁吴军新败,水军损失几乎殆尽之际,先灭东吴,再图曹魏。”
“有理也!”
“水军确为我军短板。”
“若能趁机先取江东,的确最好不过。”
......
话音落下,先取东吴的建议也是立即就得到了诸多的赞成。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很快响起,道:“水军固然非我军强项,可是水军之组建却也困难重重。且不论东吴是否还有余力组建水军,即便是有,我军拿下冀州也不过是累月之期也,根本不足以令东吴重组水军也。”
“数月之间,若是拿不下冀州呢?”当即又有人反驳道。
这一问还真是着实把人给问住了,毕竟刚刚丞相就是以战争不易的理由说服的众将放弃两线作战。这回你若是反驳,岂不是将拿下冀州的时间锁定在数月之期内,那不是在打丞相的脸。
就在反对之人被一下子问住之时,又一个反对攻吴的声音也是随即响起,道:“即便让东吴组建了水军,那又如何?我军再拿下了魏国之后,大可以兵分数路,从武昌、豫章甚至是交州齐头并进,四面围困之便是,何必强渡长江天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