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骑兵之间的绞杀

没有任何悬念,悬挂着铁蒺藜的锁链几乎轻易就能将魏军的战马给绊倒。

跟随着战马一道摔落在地的魏军骑兵尚没有从五脏移位的剧痛中反应过来呢,又一道铁链伴着铁蒺藜的叮当声,直直地就奔着他的胸骨而来。

“咔嚓嚓”,清脆的声音随即响起。

猝不及防的魏军骑兵瞬间被奔袭而来的铁蒺藜锤得的骨断筋折,汩汩的黑血瞬间从七窍之中喷射而出。

而那魏军骑兵也终于在这巨力之下,无力地仰面倒下。

低沉的马蹄伴着锁链碰撞的叮叮当当的声响,肆意在魏军的耳畔掠过,却再不见他能有任何的反应。

整个汉军重骑,如同一柄弯弯的镰刀,锋利而快速地收割着眼前如同麦穗一般的魏军骑兵。

“稳住!”魏军的校尉仍旧在高喊着,试图用这高喊稳住这已经濒临崩溃的阵线。

只可惜,还没等他来得及看清楚汉军到底是怎么收割的自己的部下的,一把银晃晃的长矛已经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下意识的,校尉便也举起手中的长刀,想要挡住这致命的一击。

可惜,一个人的气力怎么可能够敌过重骑冲击下的狠狠一击。

“叮”的一声脆响,长矛结结实实地戳在了长刀之上,紧接着一股巨力便是直接迫的校尉将手中长刀脱手。

而那锋利的长矛越过了长刀的阻隔之后,也是瞬间如热刀切黄油一般地没入了校尉的身体。

剧痛之下,魏军的校尉还来不及反应便已经被甩飞了去。

至此,就算再愚笨之人,也能看清战场的形势了:魏军的骑兵在汉军骑兵面前,根本就如同纸糊的一般,没有任何的反抗之力。

一直在关注着这边战斗的司马懿自然也是将这一幕幕看在了眼中。

看着眼前不可思议的一幕,饶是身经百战的司马懿也不由的愣在了原地。

打死司马懿也想不到,自己藏了这么许久的王牌,在这支突然出现的汉军面前,居然会如此的不堪一击。

来不及去想汉军为何会如此的勇猛,因为司马懿知道,再不采取行动,他的儿子,连带着整个虎骑部队,就要全部葬送在这场战斗之中了。

顾不得其他,司马懿当即便是下令道:“快,传令,鸣金收兵!”

应该说,司马懿的反应还是一如既往地快速。

但很显然,在此刻鸣金收兵,绝不是最佳的选择,甚至连恰当都算不上。

很简单的道理,中路孙礼所部才刚刚为骑兵让开道路。

此刻的中路大军不说千疮百孔吧,也至少是一片混乱之中。

若是此时鸣金收兵,且不说刚刚冲锋而去的虎骑兵来不来得及调转马头逃跑,这防御阵线已经散乱的中路军,肯定是没法挡住汉军的。

而一旦中路军被突破,整个魏军势必陷入崩盘之中。

那么,面对汉军碾压式的进攻,司马懿有没有办法呢?

应该说,想要反败为胜的办法,那肯定是没有了,但壮士断腕,保存主力大军的方法还是有的。

甚至,这也不难。

要知道,司马昭的虎骑也才刚刚与汉军发生接触。

虽然虎骑兵遇到汉军之后,几乎是一触即溃,但因为时间太短,其兵马连损失惨重都算不上。

毕竟,司马昭的虎骑再怎么说,也有足足上万人。

而且,这一万多人,可是司马懿为司马昭精挑细选的一万精锐。

其精锐也不仅仅表现在战斗力上,更表现在其顽强的战斗意志上。

换言之,只要司马懿一声令下,这支一万多人的骑兵,是能够如同一根钉子一般死死钉在战场上,哪怕是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他们也能死死地钉在那!

而只要这支虎骑能够顶在前线,司马懿就能将中路的孙礼所部以及左右两翼的曹爽和王双所部给撤回来。

一句话,司马懿最佳的选择,就是牺牲掉这支虎骑兵,从而换取剩下的主力部队的安全。

可问题是,率领这支虎骑的,是司马懿的儿子,未来司马氏的当家人——司马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