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稳步推进中路的同时,王平还不忘支援两翼的战斗。
就像是一个优秀的中单,把对面的中单打爆只是基础,更重要的,却是对边路的支援
于是,尽管其兵力尚不足魏军,王平却是率先派出兵马对两翼进行支援。
而随着中路的支援到来,负责汉军右翼的张苞也是迅速把握机会,向当面的王双所部发起了猛攻。
很快,王双与张苞,两名方面军的主将也是战作了一团。
可惜,两人却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不过,也就在两名主将的大战之中,马青却是带领着汉军在中路同袍们的配合下,逐渐占据了战场的上风。
等王双与张苞大战了数百回合,纷纷失力而撤回之时间,汉军已经稳稳地压制住了当面的魏军。
在对右翼完成支援之后,王平也是派出了援军对关兴所在的左翼进行支援。
只可惜,尽管汉军也抓住机会试图反击,却没能如同右翼一般逐渐占据战场的主动权。
这还真不能怪关兴,要知道,他面对的,可是足足两万的骑兵。
在如此平原之上,骑兵打步兵几乎有着压倒性的优势,要不是关兴手里也还有五千多骑兵,此刻恐怕汉军的右翼已经是千疮百孔了。
很显然,曹爽手下两万骑兵的优势,根本不是中路的千余援军可以轻易弥补的。
能够做到不败,关兴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面对如此悬殊的战力和兵种克制,即便是马谡亲自上,也未必能有更好的结果。
不过,令马谡满意的倒不是关兴死死地守住了左翼,而是在如此压力山大的情况下,关兴从始至终都没有向自己要过援军。
当然,即便是关兴来求援,马谡也根本不会给。
毕竟,这才是第一日的战斗而已。
就这样,汉军占据了中路和右翼的主动权,而左翼的主动权却是被魏军牢牢地握在了手中。
应该说,对于这样的结果,两方人马都是能够接受的。
从马谡这边来看,自己在兵力明显较少的情况下,还能占据两路的优势,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从司马懿看来,中路的失利实属正常,也在意料之中,至于左翼(汉军右翼对应魏军左翼)的失利只是暂时也是偶然的,只要明日稍加注意,己方就能占据左右两翼的优势。
而从今日汉军中路驰援两翼的情况来看,只要自己能够占据两翼的优势,汉军极有可能会抽调中路的兵力进行驰援的。
这也就正中了其战前的布置,当然,前提是司马懿要能将汉军之后的预备队给尽可能地调出来。
因此,随着太阳的渐渐下山,两军的主将也是双双心满意足地下令鸣金收兵。
数十万大军的大战,哪怕是对攻,却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决出胜负的,更别说,汉魏两军之间,实力是如此的接近。
因此,从战斗一开始,两军都已经做好了旷日大战的准备。
很快,随着鸣金的声音传遍犬牙交错的战场,刚刚还在奋力厮杀的两军,也是默契地如同潮水一般退了开来。
随即,汉魏两军也是如同两只斗狠的猛兽各自回到自己的营地,开始舔舐着自己的伤口。
而等大军归来,一众的损失与斩获也被送到了两军主将的手中。
汉军方面,仅仅今日一战中,便是损失了足足三千多人,其中损失最多的自然是关兴的左翼;
魏军方面自然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一战之中,损兵更是高达近四千人,至于魏军损失最多的一路,自然是中路。
这样的战损虽然堪称严重,但也实属正常,毕竟,尽管今日只是第一日的战斗,可其激烈的程度已经趋近于白热化。
尤其是在正午之后,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加上血腥气息的浇灌,两军都已经放手一搏。
当然了,面对这样的损失,马谡和司马懿都表示可以接受。
汉军方面自不必说,战损比几乎高达4比3,若是能够保持下去,即便不掀开底牌,汉军也将处于优势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