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决战前汉军布置

“其余诸将,随本将坐镇中军,随时准备支援前军。”随即也是再度下令道。

“是。”剩下的诸将也是齐齐答应道。

“各军即行整备。”随即,马谡也是再度下令道:“明日卯时造饭,人马半饱,三刻许,全军开出城垣。”

“是。”众将当即轰然应诺道。

很快,马谡的布局便是宣告结束。

应该说,马谡的安排颇有些平平无奇的意味,甚至就连阵型安排,都只能说是平平无奇。

而曾经的两样黑科技的底牌:黑火药和配重型投石车,马谡也是一张也没有用。

倒不是马谡不舍得用,只是,在这种规模的对战之中,不管是投石车也好,还是数量不多的黑火药也罢,实际上能起到的作用都是极其有限的。

更致命的是,因为在平原野战的缘故,一旦拿出了这两样东西,魏军势必会注意到,黑火药还好,那投石车几乎只要看一眼就能大概猜到其构造,若是让魏军仿制了出来,那可有些得不偿失了。

因此,马谡从决定野外决战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想过用这两样东西取得胜利。

不用问,马谡当然是把宝全都压在了赵云所训练的重骑兵的身上。

可惜的是,因为生产力的限制,五千重骑已经是汉军的极限了。

而在这动辄数十万大军对攻的战场上,五千重骑当然能够左右局势,但其到底是能一举击溃敌人,还是只是让对手稍稍吃亏,这就很考验用兵者的战略战术眼光了。

投入太早,对手还尚有余力,无非就是付出一些代价便能抽身离去;

投入太晚,自己都已经没有余力了,仅仅靠着重骑兵,能杀多少人?

更别说,重骑兵因为负重的关系,能够战斗的时间实际上是很有限的。

因此,马谡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重骑兵的威力。

而且,对于重骑兵而言,首战即决战,必须是一锤定音。

无他,只因对面的对手是司马懿。一旦重骑兵投入了战斗,却没能完成击溃作战,以司马老贼“龟”的属性,在没有想到破解之法前,其势必不会再继续出战。

因此,即便是在开战前最后一次的作战会议上,马谡对于重骑兵也是只字未提。

虽然众将们隐隐知道马谡还藏着什么,但除了赵云赵老将军之外,竟是没有任何一人知道,这最后的底牌究竟是什么。

尽管不知道马谡的底牌,但多年的胜利,还是让所有的汉军将领们坚信:最终的胜利一定会属于大汉。

不过,也就在马谡宣布完所有的布置后,子龙将军心中却是微微有些不爽利——子龙将军并没有听到他和他手中重骑兵的命令。

没办法,子龙将军虽然一手训练出了重骑兵,也对重骑兵的威力有所了解,但对于重骑兵的应用,尤其是其实际的应用时机的把握,子龙将军显然还并没有掌握。

或者说,在子龙将军的想法中,这支重骑兵应该在第一时间投入战斗,从而为大军拉扯出足够的战场优势。

应该说,子龙将军这样的想法也并没有错。

事实上,在历史的战争中,重骑兵也大多会在战斗初期便投入战斗,利用其建立战场优势的同时,也能让重骑兵在漫长的战斗中得以休息,从而多杀伤几个回合。

可,那是建立在对手早知道自己重骑兵的存在的情况下的。

而现在,魏军很明显根本不知道汉军重骑兵这支大杀器的存在,这样的情况下,重骑兵用得好了是有可能一锤定音的。

若是为了一时的战场优势而轻易暴露了,那就太可惜了。

当然,向来知晓轻重的子龙将军倒也并没有当众提出自己的疑惑。只是在众将离开后,子龙将军也是立即找到了马谡,问询起了重骑兵的应用。

马谡当然也是知无不言,当即便是告知了子龙将军莫要急,重骑兵一定会上场,而且会在最为关键的时候投入战斗,如此才能一锤定音。

很可惜,只言片语之间,要让子龙将军完全明白马谡的战略意图,也还是有难度的。

说白了,子龙将军还是有些小瞧了这群怪兽在战场上的威力。

好在的是,马谡“一定会上场”的保证也算是暂时安抚下了子龙将军。

随即,在马谡的命令之下,刚刚抵达光狼城不过两日时间的汉军主力也是进入了最后的整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