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的隆中对,其核心思想是要分散敌人的兵力,集中自己的兵力,从而造成我军在局部的兵力优势。
从汉中到荆州,中间有上庸通道联络,两军之间这区区百里的距离,虽是山路,但若是快速行军,十日左右即可到达,看似汉军是两路出击,实际上两军之间却是互有联络,互相可以支援的存在。
甚至,汉军还能通过上庸通道,快速时间兵力的切换,从而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
因此,可以说,丞相的两路出击实际上是让魏军分兵,而汉军却是始终合兵在一处的。
很显然,吴家兄弟并没有领悟到其中精髓所在。
因此,到了吴氏兄弟口中的两路出击,却是真正的两路出击。
从函谷到荆州襄阳,虽然魏军那边也要分兵,但汉军这边要绕道汉中再走上庸通道,少说也得月余,根本无法驰援。
甚至,若是魏军秉持骑兵野外决战的信念,主动退出崤函通道,魏军这边的距离反而是大大缩减,从而能够快速地调动兵力,合兵一处。
只能说,吴氏兄弟的这趟学习,只学到了丞相的皮毛,却没有学到真正的内核。
可偏偏,这套看似还不错的说法,还真能懵到不少人。
随着吴氏兄弟的话音落下,还真就有不少的将领点头同意他们二人的说法。
好在,丞相和马谡等人在听到吴氏兄弟的话语之后,都是露出了一脸的无奈,他们甚至都懒得去反驳这样的想法——太幼稚了。
不过,丞相和马谡忍得住,可不代表其他人也忍得住。
随着几人夸赞之语,一旁的魏延却是笑出了声。
“魏延将军,何故发笑?”吴懿有些不解地问道。
魏延不答,却是笑得更加放肆了,甚至都有些直不起腰来了。
“文长,此乃朝议,不得失仪!”丞相当即也是呵斥道:“有何利弊,直言便是。”
“是。”听到丞相的话语,魏延二话不说便是收敛起了笑容并直起了身。
只能说,治魏延还是得丞相啊!
轻咳一声,算是将刚刚的失态揭过,魏延随即也是看向了一旁的吴懿,问道:“敢问吴将军,此两线出击之策,可是受到丞相隆中对中所言‘兵出汉中、荆州’之启发。”
嗯,好吧,在丞相的压制下,魏延倒是也斟酌起了用词,并没有直接说是抄袭,也算是给足了吴懿面子了。
而闻言的吴懿却是与有荣焉地答道:“正是!”
“哎。”微微叹了口气,魏延也是看了一眼丞相,见其并不为所动,这才接着说道:“敢问吴将军,你可知汉中至荆州有多远距离,行军需几日时间;从函谷关至荆州又有多远距离,行军需要多少时间?”
“这?”吴懿一时间有些语塞。
“我来告诉将军吧。”魏延无奈地耸了耸肩,随即道:“从汉中至荆州,于我军而言,可从上庸而过,只要不过十日便可抵达,而于魏军而言,即便配备骑兵,也需绕行长安,过崤函通道,经洛阳而至荆州,至少也要一月有余。
同样,若是战线推至函谷,我军多为步卒,行军将要一月有余,而魏军有骑兵加持,恐十日不到便能完成调动。
似乎是害怕吴懿还听不到自己的分析,魏延也是接着分析道:“兵分两路,不仅不利于我军,反而更利于魏军。所谓我军得胜一处,即可控制中原,实际上我军哪一处都将处于劣势之中,根本不可能得胜。如此,吴将军可明白了?”
话音落,吴懿的老脸顿时有些红了起来。
“陛下,丞相,末将。”当即,吴懿也是双手抱拳向刘禅和丞相请罪道。
“无碍。”丞相当即也是挥挥手道:“吾等本来就是在朝议此事,任何的想法都该说出来,如此,我们才能从中选出最佳的方案。此刻我军双线出击或许不行,但说不定,来年我军将阵线继续推进,便需采用此策也。”
“多谢丞相。”虽然知道丞相只是在宽慰自己,但吴氏兄弟的心中还是有些暖暖的。
微微点点头,丞相也是看向了魏延,道:“文长,莫要尽给他人挑刺,说说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