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诛笔伐归口诛笔伐,可若是因为看不惯一人而对其失礼,这在世家圈是很掉份的事情。
眼见着众家主向自己回礼,马谡的心中也是微爽:这叫先声夺人好吧!
坐在主位之上的丞相,对这一切也是洞若观火,见马谡已经掌握了主动权,丞相当即也是轻咳了一声,道:“都坐下吧。”
“谢丞相。”众人随即也是齐齐抱拳而道。
随着众人重新落座,丞相也是再度开口,道:“今日之议,正为招贤之事。众大臣多有疑虑,幼常,你需知无不言。”
“是。”马谡随即也是答应道。
微微点头,丞相也是扫过在场的众人,道:“诸位,有何疑惑尽可问之矣。”
“是。”众人也是再度答应道。
随即,短暂的停顿之后,便是有家主开了口:“马将军,今日求才,所求之何为才焉!”
“然也!圣人以德治天下,却不闻有圣人以才治天下者。”
......
随着一人开口,众人也是再也收不住口。
而听着众人的质疑甚至是谩骂,马谡却很是淡然。就那么静静地坐在那里,任由众人肆意地发泄。
直到一刻多钟过去,众人才将自己搜刮到的问题一一倾泄完毕。
嗯,没办法,毕竟谁都知道,他们并不占理,能持续输出一刻多钟,已经是超常发挥了。
眼看着讨伐的声音渐渐变小,马谡这才站起了身,随即也是再度一礼,道:“诸位所言,本将皆已知之。本将将之整理为三个问题:其一,需不需要招才或者说能不能招才;其二如何保证招才之有效;其三,诸位家族内的才俊将如何自处。”
“除了本将所归纳的这三个问题,诸君可还有补充乎?”目光扫过了众人,马谡随即也是问道。
目之所至,众人也是纷纷点头。
“好。”见众人没有反对,马谡随即也是接着说道:“那本将就来一一说明这三个问题。”
“首先是,需不需要与能不能的问题。”马谡伸出一根手指,随即又变成了两根,这才接着说道:“这其实也是两个问题。需不需要,想必诸位比本将更加清楚。”
“本将常年领兵在外,却也兼任了荆州都督之位,麾下关兴、张苞、赵青、魏昌等将,无不兼任数职。”一边说着,马谡也是看向了丞相,这才接着道:“而丞相,更是俾夜作昼,时时劳作至深夜,仅仅数月不见,华发又多了数成不止。”
“在座诸君,应当也多是身兼数职吧。”话锋一转间,马谡却是看向了在场的众人。
“整个大汉,上至丞相,下至吏员,无不兼任而辛苦倍至。”马谡随即也是走到一名家主面前,面对面地问道:“这是何原因哉?”
不待那人回答,马谡便是回过了身,随即自问自答道:“盖因我大汉近年发展过快,人才青黄不接所致也。”
“如此情况之下,不邀天下贤才以充实队伍,我大汉要如何发展?又如何进一步的逐鹿中原?”面向众家主们,马谡也是再度问道。
“显然,大汉不仅需要招纳贤才,还是急需。”马谡随即再度自问自答道。
略略顿了顿,见无人反驳自己,马谡也是接着说道:“那么,我大汉能不能招纳贤才呢?”
“当然能,也必须能。”马谡斩钉截铁地说道:“说近一些的,曹魏之所以能一统北方,求贤令功不可没;说远一些,秦能一统六国,孝公之求贤,更堪称基石所在。今我欲一统天下而复兴大汉,岂有不效仿之理?”
话音落下,马谡也是一一环视过众人。
其实一众的家主们又何尝不知道此刻的大汉需要人才呢!
不过,在他们的心目中,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应该是察举制或者九品中正制而已。
面对马谡这有理有据的解释,众家主们一时间还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当然了,众家主也都清楚,既然这“招贤馆”已经立在了那里,而且还是花费了如此巨大的代价才建成在那里,不让其招纳人才也是不可能的。
此刻他们在此,也不是想要丞相下令将那“招贤馆”直接拆了,而是要丞相给出另外的解决办法,或者说让出其他的更多的利益。
因此,众家主也自不会与马谡在“需不需要”和“能与不能”的问题上纠结。
见无人反对,马谡随即也是接着说道:“好,既然我大汉急需人才,那怎么才能保证招贤馆所纳人才真的是人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