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丞相也是反应了过来,自己是被这小子给套路了,他这是是在给费祎要官要待遇呢!
不过,对此,丞相倒是并不反对。
一个能处处为下属着想的上司,才能团结好下属,也才能真正地办好事。
更别说,马谡为之要官的人还是费祎。
经过两年多的磨砺,无论造纸所还是凉州都已经步入了正轨,也是时候让费祎回归朝堂了。
事实上,即便马谡不提,丞相也有意近期让费祎回归,以减轻自己的压力。
只是,如今看来,费祎回归朝堂是不成问题,可要减轻自己压力却是不可能了。
既然如此,丞相干脆也是问道:“你想要个什么职位?”
“雍州刺史,兼长安令,如何?”马谡几乎毫不犹豫便是回道。
“雍州刺史不行。”丞相摇摇头,道:“长安令并遥领荆州刺史吧。”
“这,也行吧!”马谡砸么着嘴,点头道。
“也行吧?”丞相顿时又是一扇子敲在了马谡的脑袋上,道:“这已经是秩比上两千石的官职了。”(东汉末年,刺史的地位提高,几乎等同于州牧的存在,这里沿用末年的地位哈。)
“是是是。”马谡赶紧讨饶道。
随即,丞相与马谡之间又是针对着这份名单,狠狠地进行了一番拉扯。
当然,说是拉扯,实际上也多是丞相在做修改。
而在丞相的一番操作之下,与其说,这是在为推行科举而选用人员,不如说,是丞相在为下一届的班子打下基石。
不知不觉间,又是一个多时辰悄然过去。
而天边的月亮也已经悄然沉没。
“好了,就到这里吧。”合上已经被划拉得五彩缤纷的奏章,丞相终于也是对马谡下达了逐客令。
“噌”的一声,马谡便是站起了身,随即向着丞相微微一礼后,便是快速地退出了书房之中。
无他,马谡只是想着,自己每快一分退出书房,丞相就能多出一分的时间休息。
只可惜,马谡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事实却往往并不尽如人意。
随着马谡的离开,丞相却并没有休息,反而是再度拿起了马谡的两封奏章,继续细细地看了起来。
虽说丞相已经答应了要将此事交给马谡,自己只在一旁作为辅助,可是,哪个父母不希望在自己的孩子骑上马后,再扶上一程呢。
一边看着,丞相也是一边继续修改了起来,很快,窗外的天色也是渐渐亮了起来。
随即,丞相又将那重新将修改的奏章抄写了一遍。
缓缓吹干墨迹,丞相这才站起来身。
看着已经渐渐明亮的窗外,丞相随即也是唤来了仆从,道:“准备车马,我要入宫。”
既然决定要让马谡用“温水煮青蛙”的办法来推进“科举”的进程,丞相就必须做好在自己的生命内无法完成的“科举”的准备。
因此,为了“科举”推进的延续性,丞相必须为马谡取得更多的支持。
毫无疑问,在自己离开之后,汉皇刘禅就将是马谡最好的支持,也是丞相必须给马谡争取来的支持。
一边想着,丞相一边已经就要迈出府门,也正在此时,看着有些熙熙攘攘的大街,丞相这才记起,今日并非开朝之日。
大汉的早朝制度可远没有后世明清那般的变态,尤其在军国大事都是在丞相处理的情况下,刘禅更多的职责还是学习,不仅要学习处理政务,更要学习诸多的典籍。
因此,丞相给大汉定下的早朝制度乃是三日一小朝,旬日一大朝。
抬头看了看才渐渐舒展开的天空,显然即便是大朝之日,此刻也远没有到上朝的时间。
又朝皇宫的方向看了一眼,丞相似乎已经能够看到,阿斗顶着一张惺忪的睡脸,滴滴答答挪到自己身边,唉声叹气地喊道“相父”的模样了。
微微摇头,丞相随即也是对身旁的仆从吩咐道:“且再等半个时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