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欲行科举先要人

很快,马谡也是带着他的计划再度来到了丞相府邸。

这次,也再没有人拦住马谡的去路,哪怕马谡到来的时间已是深夜。

毫无意外,哪怕月已中天,丞相书房的蜡烛依旧通明。

微风通过门窗悠悠吹进,几簇火苗随即便是欢快地跳动了起来。

跳动的火苗中,花白的头发分外地鲜明,仅仅披着一件外衫的丞相,正手持着朱笔,一笔一划地描绘着大汉的未来。

一瞬之间,马谡也是百感交集。

虽然如今的大汉已经强盛了不知几倍,可丞相身上的担子不仅没有轻松,反而越发地沉重了。

而想要改变现状,只能靠大量的人才充实。

不由得,马谡也是更加坚定了心中为国选材的信念。同时,马谡也有些后悔,自己这么晚还来找丞相。

若是一谈这科举之事,只怕今夜,丞相注定无眠了。

当即,马谡甚至是想要掉头就走。

可还没等马谡行动呢,丞相似乎已经感应到了马谡的到来,微微抬头间,在见到马谡的一瞬,满头的皱纹仿佛都消散了不少。

丞相当然明白,马谡星夜前来,必然是“科举”的方案已经有了初稿。

一想到科举这能影响千年的伟业,丞相便如同打了一针肾上腺素一般兴奋了起来。

惊喜的声音很快响起:“幼常来了。”

“是,丞相。”马谡无奈,只能拱手见礼道。

“快,过来坐下说。”一边将手中的朱笔搁下,丞相一边也是招呼着马谡过来。

“是。”一边答应着,马谡也是很快来到丞相的身边坐下。

既然已经无可避免,马谡也是干脆地从怀中掏出了自己所草拟好的方案,随即递到了丞相的手中。

丞相也是迫不及待地接过了马谡的方案,随即便是仔细地查看了起来。

经过长达两刻多钟的仔细翻阅之后,丞相这才重新抬起了头。

只是,随着方案被放下,丞相的脸上却并没有流露出往常一般的满意之色。

是的,对于马谡的这个“科举”的方案,丞相并不满意。

拿起桌边的羽扇,丞相也是看向了马谡,略略思索一番之后,却是给出了自己的评价,道:“太慢了。”

闻言,马谡也是微微一愣,随即便是明白了过来:丞相这是嫌自己“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太慢了。

父母之爱子,总是这样,想要将所有的难,都自己扛。

马谡当然不怀疑,以丞相之能,势必不会步上隋炀帝杨广的老路。

可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四个小时跑完和十个小时跑完,那根本就是两个运动。

即便丞相能够成功地推行科举制度,这期间,丞相又要遭到多少非议,更要多出多少的银发。

当即,马谡也是站起了身,双手抱拳而道:“丞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职责,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您不该、也不能把什么事情都为我们做完。”

听着马谡的话语,这回倒是换成了丞相愣在了原地。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丞相微微煽动着羽扇,在心中反复地咀嚼着这句话。

看着眼前已经壮实无比的马谡,丞相也是若有所感。

的确,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威望,强行地推进这次的科举进程。

可这样一来,真的是对大汉好,真的是对马谡好吗?

自己在时,推行畅通,不代表自己死后,就也能继续畅通无阻。

很可能因为自己的威望和强压,诸多的问题得不到暴露,一旦自己离去,这些问题就会在一瞬间爆发出来,反而令大汉和马谡措手不及。

如此,那还不如慢慢来。

自己在时能推进多少算多少,最重要的是给马谡查缺补漏,将一个没有隐患的大汉交到马谡和后人的手中,或许比将科举强行推上路途,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