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问题是,徐盛要防御的区域何止百里,关兴几乎可以在这漫长的边界线上,任意地攻击一点,进而调动徐盛的兵马。
而一旦关兴被拖住了脚步,一个不慎,势必就将遭到徐盛的围剿。
只能说,彼此都有各自的优势,也都有赢得战事的可能,就看彼此之间战斗怎么打了。
就在汉、吴两国各自忙碌之时,魏国也同样没有闲着。
随着与蜀汉的停战协定的签署,曹叡几乎是第一时间便将曹真和司马懿给召回了邺城。
没办法,如果说之前陇右、凉州,甚至是关中部分地区的丢失,曹魏还算能够承受,这一战便失了函谷和荆州,曹叡是着实有些不能接受了。
他迫切地想要知道,前线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又或者,是自家的战略决策出现了问题?
总之,曹叡很清楚,在接连的失利之下,魏国必须做出改变和调整。
而且,还必须是巨大的改变和调整。
随着曹叡的命令下达,曹真和司马懿也是安排好各自的防务之后,随即便马不停蹄地赶回邺城。
应该说,两人的内心还是十分的惴惴不安的。
没办法,这次的失败实在是太惨痛了。
而且,曹真和司马懿也是明显感受到,不管是战略还是战术方面,自己都被蜀汉狠狠地压制住了。
巧合的是,曹真和司马懿几乎是前后脚回到邺城,随即,两人便是被等候在城门口的内宦给直接带入了王宫之中。
在等待的过程中,两人也是相顾无言。
该说什么,能说什么,两人本该是配合默契的生死弟兄,如今却是双双成了曹魏的罪人。
“仲达。”轻叹了一口气,终究还是曹真率先打破了沉默。
可是,话到了嘴边,却只剩下了一句:“节哀。”
闻言的司马懿明显脸色有一瞬的惨白,毕竟,若是细细追究,下令司马师回返襄阳城的,不是旁人,正是眼前的曹真。
可是,理智也在告诉司马懿,这事儿是真的怪不到曹真的头上。
要知道,曹真可不是让司马师独自回的襄阳,而是领着足足两万精锐回防的襄阳。
两万大军,却被汉军三万大军轻易击败,只能说是自己太弱了。
司马懿也很清楚:以这样的战绩,司马师即便是不被汉军俘虏,回到了魏国,也难逃牢狱之灾。
甚至,若是考虑到襄阳丢失之后,对整个战局造成的恶劣影响,即便是明正典刑,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可说到底,司马师可是自己培养了二十多年的接班人啊!
如今自己已经垂垂老矣,想要再培养出这样一个出色的接班人,谈何容易。
想及此处,一股悲凉之意也是缓缓在司马懿心中流淌开来。
不过,司马懿到底是司马懿,虽然心中悲怆不已,甚至对曹真也有着怨言,但在表面上,司马懿却是丝毫没有表现出来。
“能为国捐躯,子元(司马师字子元)也算死得其所也。”司马懿随即也是摇头道:“况子元之败......”
还不待司马懿说完呢,一阵脚步声便是响起在了两人的身边。
回头望去,不是魏国皇帝曹叡更是何人。
当即,两人也是双双站起了身,双手抱拳,躬身而道:“见过吾皇。”
“免礼,坐。”一身干练素衣的曹叡当即便是回道。
一边说着,曹叡一边已经在两人面前的案几后坐下。
见状,两人顿时有些惶恐了起来——同席而坐,那是僭越,哪怕曹真是曹叡的叔父辈。
当即,两人便要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