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五千人还是义无反顾地按照孙权的指令开始了列阵。
只是,所有人都清楚,即便这五千人再义无反顾,他们所能坚持的时间终究有限。
而孙权此时要做的,就是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尽可能地将吴军主力撤出去。
当即,孙权的命令再度响起:
“传令,攻城各部,立即停止攻城,并向江夏郡转进。”
“传令朱桓,接手攻城各部,并组织不少于五千人,于北城外列阵断后阻敌。”
......
一连串的命令很快下达,而吴军也终于在孙权恢复清醒后开始动作了起来。而孙权也是带着中军剩余的三千多精锐,快速地向着东北方向(江夏郡的方向)转进。
虽然战局因为孙权的迟疑与自大已经无可逆转,但若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也算是另一种的成功吧。
事实上,经过这几年与魏军、汉军的轮番作战,吴军的战斗素质还真的是在稳步的提升中。
至少,曾经逍遥津的混乱不堪的场面没有在江陵城外继续。
在中军五千人的掩护下,孙权也是很快脱离了汉军的冲击范围,与此同时,攻城部队也在朱桓的掩护下,逐步收缩兵力,稳步向江夏撤离。
至于孙权要求的断后之军,朱桓也是就地将进攻北城的大军转为了殿后的部队。
没办法,想要尽可能快速成军,并形成防御阵线,用北城之军是最快捷的办法。
看着吴军快速向北撤离,而自家的援军又被阻止在了西北角,站在城头的张苞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不能让这伙吴军给逃了!”沙包大的拳头狠狠地锤在城垛上,张苞的心中也是战意顿起。
“传令,所有预备队和轻伤员全部向北门集结!”当即,张苞也是下达了指令道。
“是。”身旁的传令兵立即答应道。
很快,一队队的人马便是按照张苞的要求,从四面八方赶到了北城门之前。
只是,细细一数之下,却是只有区区八百人而已。
就这,这其中的人员还几乎是人人带伤,甚至不少的人还被吊着胳膊、绑着眼睛,仅仅能用一只手、一只眼战斗。
没办法,江陵城内本就只有区区五千人,鏖战至此,轻伤的还能有八百多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当然,还有一些轻伤的,因为伤到的是腿部,却也没法参与这次的行动了。
也就在张苞集结队伍的同时,在魏延和王平配合默契的绞杀下,孙权留下的五千中军终于还是淹没在了自家的人潮之中。
好在,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至少他们已经为主力大军的撤离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朱桓所设立的第二道殿后部队已经在北城之外列阵完毕。
而冲破了中军之后,因为地域的骤然扩大,加之方向不同,汉军却也不能继续裹挟着他们继续冲击向北撤退中的吴军。
没办法,魏延与王平也是当即合兵一处,向着吴军逃窜的方向便是再度追去。
显然,这北城外的吴军殿后部队,就是汉军所要突破的最后防线。
不过,战至此时,汉军已经持续进攻了近两个时辰,战斗力已经明显有着衰退的迹象。
没办法,虽然无当飞军以吃苦耐劳著称,但这么高强度的战斗,是个人都会疲惫。
以如此疲军,想要突破以逸待劳的吴军,显然并没有那么轻易。
哪怕汉军的兵力实际上是要多于这股殿后的吴军的。
但战争,从来就不是简单的数人头。
刚刚汉军能够以一万的兵力击溃面前两万人的吴军,此时,吴军当然也能以五千兵力,顶住来自一万汉军的进攻。
尤其这支吴军实际上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在心存死志的吴军面前,即便是正当其锋的汉军,也未必就能压制住,更别说此时的汉军几乎已经是强弩之末。
好在,此地的汉军可不止魏延和王平一支而已。
就在魏延和王平领着汉军继续向吴军的殿后部队发起进攻之时,城内张苞的守军也终于是集结完毕。
看着浑身浴血,眸子却是发亮的将士们,张苞的心中也是激荡不已。
“多的咱就不说了。吴军惹了咱还想跑,咱们能答应吗!”手持着的丈八长矛狠狠杵地,张苞也是冲着将士们怒吼道。
“不能!”
“不能!”
声声怒吼随即回答了张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