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襄阳城破消息传

十数日的围攻,着实是让吴军损失惨重。

尤其是在知道了汉军北上的消息后,魏军的攻势再度加强,仅仅数日之间,就数次突破吴军所筑的临时壁垒,更令吴军数度处于被分割包围的险境之中。

若是不是陆逊带着亲兵四处补漏,恐怕吴军早已崩溃。

唯一的好消息是,吴军所带粮草充足,倒是暂时不需要担心粮草的问题。

不过,随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吴军的士气正逐步地降低到冰点。按照现在的情况下去,恐怕再要不了十来天,吴军的士气就将崩盘。

事实上,吴王孙权已经开始打起了退堂鼓,而在等待着汉军来援的时间里,孙权也秘密开始了渡河南下的尝试。

很可惜的是,魏军的曹真与司马懿哪个也都不是省油的灯,根本没有给孙权任何的机会。

从陆路到水路,孙权的亲卫都试了个遍,却始终没能有所突破。反而随着孙权的不断试探,魏军把围困吴军的“篱笆”扎得更紧了。

当然,也就在孙权的试探之时,陆逊也是悄悄地将魏军的情况给摸了个遍。

没办法,虽说汉军已经北上,但陆逊还是不习惯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哪怕汉军的信誉要比自己高到不知道哪里去。

与孙权在更靠近云杜城的东北面下功夫不同,陆逊却是把功夫下在了远离云杜城的西南角落。

甚至,经过一番试探性的进攻,陆逊已然制定了一个完善的突围计划。

只是,在陆逊的计划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兵力,将在突围中损失殆尽,算上之前的损失,吴军至多能逃回去七万人左右。

从十二万大军,到七万大军,甚至更少,这显然将会是一场大败。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陆逊自然不会愿意执行这壮士断腕一般的计划。甚至,这个计划,陆逊都没有报告给孙权。

而事实证明,陆逊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若是提前报知了孙权此突围方案,或许吴军也根本等不到来援的汉军,就已经踏上了这条不归路了。

好在,就在陆逊渐渐失去耐心与信心之时,襄阳城被汉军所破的消息终于是传到了江夏战场。

而这个消息传到,也着实是震惊到了几乎所有的吴军将领。

甚至不少的吴军将领都认为这是魏军发出的假消息,意在诱骗己方出战。

这还真怪不得吴军的将领们:毕竟,那可是襄阳城啊!连当年的关将军都不曾拿下的地方,这才几日就被攻破了?

怎么可能!

在吴军将领们的认知之中,如此坚固的城池,就算是汉军出动了再多的兵力,也不该在几日之间就将襄阳拿下了。

只是,身为吴军大都督的陆逊却不这么想。

原因很简单,魏军根本没有必要发出这样的假消息。

这样的消息,无论真假,也根本诱使不了自己的大规模出击。

若消息是真,那也就是说襄阳城已经被汉军攻破,那自己还有啥可担心的?

安心在江夏城等候,静等魏军后撤就是了。

毕竟,襄阳城可是关系到整个魏军后勤补给线的重镇,丢了哪也不能丢了襄阳啊!

若消息是假,己方也根本没有损失,这令人沮丧的消息还会直接带夸魏军的将士们。

魏军又不是傻子,当然不会出现这样的纰漏。

陆逊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剩下的吴军在陆逊的沉默之中,也很快地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当即,众将又是建议、立即前往与汉军汇合,会攻魏军。

可这些建议也是无一例外地被陆逊严词拒绝。甚至就连吴王孙权,也并不同意向襄阳增兵的举动。

无他,汉军没来之时,吴军自然是想着念着;真当汉军来临之时,尤其以如此猝不及防的方式来到荆北战场,吴军也着实不喜欢。

让汉军跟魏军斗个你死我活,才是吴军最想要看到的结果。

此时与汉军汇合,显然并达不到这个结果,甚至还会让自己成为汉军的垫脚石。

一个强大到魏军都要忌惮的大汉,可不是吴军所想要的。

若非营帐所隔、阵营所限,陆逊都恨不能跑到魏军的营地跟曹真说:“你赶紧回去打汉军吧,我一定不给你捣乱。”

而在那魏军营地,曹真心中的迫切,甚至还远胜于陆逊之所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