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调兵遣将攻关中

不仅仅是姜维自己,一旁的其它将领也是纷纷侧目。

丞相点将姜维自然有他的用意,很简单的道理,面对强大的魏国,即便此番一切顺利,占领了秦国的故土,想要光复大汉,也依旧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丞相很清楚,想要靠着自己这一辈人完成一统大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应该说,未来终究是属于马谡和姜维这一批年轻人的。

这也是丞相着力地培养马谡的原因。

而大汉,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够总揽全局的马谡,还需要能为马谡分忧,能够独挡一面的将军。

姜维,显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三老一新的战法,也正是锤炼信任的最佳方式。

败了,不会影响大局;胜了,正好可以起到锤炼的作用。

“你二人在雍城和郿县守卫了两年,也该你们反击了。”丞相随即下令道:“各领一军,攻长安西、南二门。一样的要求,务必要让魏军感受到绝对的压力。”

当即,郭淮与姜维齐齐地领命道:“是,末将领命。”

虽然丞相都已经给出了一个理由了,但这理由实在是算不上充分,众将的心中,自然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洞若观火的丞相自然也是感受到了空气中的微妙气氛,随即也是摇动着羽扇,看向了一旁的赵云赵子龙。

“子龙,远道而来,却无战可打,心中,可有不忿之感?”一边看着子龙将军,丞相一边也是微笑着说道。

所有人都知道,子龙将军是个啥性子,出了名的不争不抢。

显然,这话看起来是在说子龙将军,但实际上点的却是在场的众将。

子龙将军自然也明白丞相的用意,当即也是立即配合起丞相的演出来,道:“末将不敢,兵者,以服从为己任也。况丞相所虑周全,末将岂能质疑。”

闻言的丞相自然也是很满意子龙的配合。

当即,丞相也是继续说道:“子龙将军能明我意,自是最好了。”

“不过。”话锋一转,丞相却是接着说道:“这里倒还真有一个人物,非子龙将军莫属也。”

“是。”子龙也立即抱拳而立道。

“命汝领三千骑兵为先锋,五千步卒随后跟上,即刻绕过长安,奔袭函谷。”丞相随即继续下令道:“拿下函谷后,配合后续五千步卒,给我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函谷,等待我大军来援。可能做到?”

无疑,丞相的计划是疯狂的。

以三千大军奔袭数百里,拿下重关险要,本就已经够大胆的了;以八千兵卒,守住这天险更是困难重重。

但好在是赵云亲自领兵,又有凉州骑兵助阵,在魏军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倒也不是不可能。

可问题是,后方的长安城还在魏军手里啊!

若是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拿下长安,即便赵云拿下了函谷关,也势必陷入粮草断绝并被两面夹击的绝境之中。

绕过重兵把守的长安,直接袭占函谷,成了自然是好处多多,可一旦失败了,赵云和他八千凉州军的后果,也可想而知。

作为身经百战的老将,当然明白其中的危险。

但接到命令的赵云却是丝毫没有犹豫,随即也是答应道:“丞相放心,末将必为大汉拿下函谷关,等候丞相大军。”

甚至,在赵云的脸上,你丝毫看不到担忧与为难的神色,有的只是兴奋的笑意。

无他,赵云太信任丞相了!

只要丞相敢下令,他赵云就敢去执行。

就像是第一次北伐,赵云带着两万大军就敢出箕谷,硬顶着曹真十万大军而不退。

虽然历史上因为马谡的失误而被迫退兵,但赵云对丞相的信任与忠诚,那也是毋庸置疑的。

“好。”看着一脸兴奋的赵云,丞相也是当即站起了身,略带欣慰与感动地说道:“千钧重担,皆在将军一身,能否定鼎关中,全赖将军了。”

“是,丞相,放心。”赵云当即也是颇为认真地答应道。

一番对话之中,丞相不仅仅是将命令给布置了下去,更是给所有的将军们都上了一课:不是我现在不用你,而是还不到用你的时候。